2022年面對不斷變化的疫情形勢,上海市社保中心以統籌之謀應對非常之難,以精準之策應對非常之事,因時制宜調整經辦服務措施,確保了靜態管理期的待遇發放、頂住了復工復產后的辦事高峰、推動了經辦服務的轉型升級。
“動態”堅守
全力以“付”多線作戰
【資料圖】
2022年4月1日起,上海進入全域靜態管理,社保經辦服務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上海市社保中心以分秒必爭的行動、勇于擔當的精神、務實有效的措施,有力保證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從3月開始,上海市社保中心就已經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疫情應對工作部署。
3月中旬,面對個別分中心暫停對外服務的情況,順應形勢變化,迭代升級原有應急預案,確定“集中辦公+閉環管理”模式,建立扁平化溝通機制,24小時在線協調,及時指導分中心落實經辦工作。
3月26日,提早啟動3月份的月處理,提前謀劃社保待遇發放工作,迅速建立月處理應急預案,明確任務清單、時間節點,并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
4月至6月,各部門、分中心黨政領導爭當“守夜人”,經辦“不停步”,各分中心靈活調配到崗人員,采取“固定窗口+機動人員”模式,確保電話有人接、疑問有人答、業務有人辦;這期間各部門通力協作、守望相助,累計完成133萬筆業務。
上海市社保中心主任程征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通過落實聯動稅務部門、聯動財政部門、聯動發放銀行、聯動年金機構、聯動支付信息的‘五聯動’,連續兩個月確保了570萬養老人員待遇按時足額發放,累計發放1271萬筆,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認可。”
多措并舉
全力以“復”優化服務
6月1日起,上海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上海市社保中心延續戰“疫”精神,堅持需求導向,不斷改進服務舉措,確保了對外經辦“開門穩、起步順、辦事暢”。
借助新媒體宣傳“線上辦”的同時,通過微視頻、專人微信解答等方式答疑解惑,提供線上指導,目前網辦業務量達總業務量的八成以上。
隨著復工復產,上海市社保中心全力落實各項惠企政策。緩繳申請“指尖辦”、線下指導“安心辦”、工資申報“合并辦”都為企業帶來了很多便利。
程征東告訴記者:“我們對緩繳申報實行告知承諾網上辦,依托大數據比對+數據精準判斷的方式在線審核單位緩繳資格,即時反饋辦理結果,最大限度減輕企業事務性負擔。‘安心辦’通過在線直播方式,開展社保政策云宣講,切實方便企業及時申請階段性緩繳或調整申報內容。為方便疫情期間企業辦事,我們還通過‘一網通辦’平臺合并申報職工工資性收入,實現稅費事項一表申報。” (
上海春秋國旅人力資源部門的周先生表示:“企業社保費緩繳的申請方式十分便捷。疫情期間我在家就可以通過網上平臺提出申請,很快就能查到審核結果,真是太方便了!”
針對復工復產后可能出現的養老金領取高峰,上海市社保中心加強與銀行溝通協調,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做足現場服務預案,安排專人現場察看,分赴客流相對集中的86家銀行網點了解情況,強化服務考核問效,切實提供“有序、高效、溫暖”的養老金發放服務。同時,市民通過“一網通辦”平臺、“上海人社”APP即可一鍵獲取個人權益記錄單,也可按需選擇郵寄紙質版,享受線上“隨時查”、線下“送到家”的貼心服務。
“數治”驅動
全力以“賦”提質增效
上海市社保中心總結戰“疫”經驗,結合辦事高峰,聚焦高頻事項,主動創新求變,有序開展智能化服務大廳建設,不斷優化“硬環境”的同時,以數字化改革賦能,進一步提升“軟實力”。
為優化營商環境,上海市社保中心推出“企業員工就業參保登記”“企業職工退工和停止繳費登記”線上申報事項,通過后臺數據邏輯校驗,實現了員工就業參保、退工停繳合并申報,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一體化經辦體驗。作為網辦高頻事項,年度網辦量454萬件。
為最大限度方便群眾,將申請辦理養老保險等5個業務辦事環節減少到“零次跑”,減少填寫事項82項,辦理時限由41個工作日縮短到20個工作日,最快可實現次日辦結。疫情期間,為方便申請人居家辦理業務,取消了企業電子簽章,使辦理退休“像網購一樣方便”。
待遇資格認證繼續采用以信息比對的“靜默化認證”為主渠道、“刷臉認證”與“上門認證”為有效補充的工作模式。2022年首次引入核酸檢測信息比對,讓更多群眾無感認證;與此同時,委托快遞小哥為近萬名老人提供上門認證服務。
2023年,上海市社保中心將蓄力再出發,致力于打造“民申社”服務品牌,以“服務更好、質效更高、環境更優”助力企業發展、滿足群眾需求,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