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提出,“十四五”時期,高鐵網將基本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這意味著不僅地級市,未來越來越多人口大縣也將逐步通高鐵。
目前,客運行業主要客群已經逐步下沉到縣域之間的客流,如果這部分客源也逐步被高鐵擠占,未來城市客運站是否會逐步消失?
“即使如歐美發達國家的汽車普及率,城市客運依然有其生存空間。我國城市的客運,未來雖然不可能再與鼎盛時期相提并論,但依然有特定的生存空間。”程世東說。
客運未來之路該怎樣發展?
在他看來,在現行市場之下,城市客運還需要在多方面調整,才能穩定需求客源,客運“公交化”就是其中的方向之一。
“傳統的客運,將旅客集中到汽車站里,必須按照規則進站買票,大大增加了旅客的出行時間。‘公交化’運營之后,購票的話,能不能網上買直接上車,或者像公交那樣刷卡?在出發城市,能否多設幾個上下車站點,能否緊鄰高鐵站設置下車站點?另外,‘公交化’以后,下車站不一定只到縣城的客運站,沿途較大的村鎮或縣城中某個便利的公交站點都可成為站點。”
此外,定制客運成為不少相關企業探索的新模式。
一些業內人士也指出,客運站面臨著很多的機遇。由于客運站的地理位置優越,很多客運站周邊的土地被開發成商業用途,成為了城市的新地標。而一些客運站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地理位置,開展旅游、文化、娛樂等業務,為城市的多元發展做出貢獻。
客運站并不會消失,而是將逐漸向更為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客運站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客戶需求,不斷優化服務和提升自身的功能,以適應時代的變化和城市的發展。
關鍵詞: 客運站要消失了 客運未來之路該怎樣發展 客運行業 客運站會消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