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主播來說,一款優秀的電容麥克風必不可少,好的麥克風不僅可以帶來自然干凈的人聲,還可以將歌手的實力唱功完全展現出來;當然,如果是比較專業一些的錄音或是現場監聽的話,麥克風的專業素質要求自然就更高了。
Blue這個美國品牌相信大家并不陌生,1995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成立,20余年來,Blue為音樂人、消費者提供豐富多樣產品,而今天要為大家安利的是Blue Yeti麥克風。
開箱、外觀
Blue Yeti的包裝大方明了,筆者手中的這臺是黑色版本,更復古一些,所以包裝盒也是黑色背景,還有一款白色的。
在包裝的側面和背面是全英文的功能介紹,這款設備比 snowball 多了幾個較為實用的功能,但操作同樣也很簡單。
包裝印刷還是非常精美的,一面是俏皮美式包裝風格,背面有各種形態的小雪怪,也呼應了Yeti(雪人)的名字。
內包裝為防磕碰泡沫包裹,包含麥克風、說明說(全英文,看不懂!@#¥#……),又粗又黑又長的.........數據線,基本上就是全部的家伙了。
拿出麥克風主體立起來還是相當好看的,復古不時華美,如此沉穩的外觀下可有一顆暴躁的內心,這個家伙帶有三個高精度 14 毫米調諧電容器話筒,支持四種不同的錄音模式(心形指向、全向指向、立體聲指向和雙向形指向),支持48 kHz/16-bit級別錄音。
話筒的底座是可以拆除的,配合話筒下面的接口,可以使用其他支架。
Blue Yeti高29.5cm,重1.55KG,3斤還是有些分量的,所以正確用法還是讓他安安靜靜的在辦公桌旁工作,當然如果你喜歡搖滾,把它拿在手里搖頭晃腦的“藥藥切克鬧”也可以,不過不要砸到腳,不要問我怎么知道的……
正面除了Blue的LOGO外還有有靜音鍵和音量調解旋鈕;靜音鍵的作用是給麥克風靜音,內置的紅燈常亮表示錄音,閃爍表示靜音。下面的是監聽音量旋鈕,與輸出音量無關。
話筒背面有兩個旋鈕,上面的為輸入電平調節旋鈕,下面為指向性調節旋鈕。此款設備提供了心型指向,8 字指向和全指向功能,同時也增加了立體聲模式的錄制,簡單來說就是麥克風的拾音范圍和拾音音量,如果你坐在麥克風前,這個增益可以旋鈕小一點,如果你想收周圍的環境音,把它擰大點就ok了。
機身底部有一個3.5mm的耳機監聽輸出扣,一個Micro T口,Blue Yeti麥克風是自帶監聽的,只要通電,就有監聽,感覺不到延時,用起來非常爽。
外觀評價:Blue Yeti的外觀屬于那種悶騷型的,做工真的沒話說,太對得起它的價格了,京東售價1198。
上手快速 使用方便
這種外設最煩人的就是裝驅動各種亂七八糟的事了,如果安裝麻煩,使用步驟復雜,再好的心情也會跌至谷底,而Blue Yeti內置聲卡,即插即用,所以也就無需擔心聲卡配置、驅動等問題。
筆者日常辦公經常使用Macbook Pro,拿出Blue Yeti試一下,用數據線連接后自動識別。
下面的Pattern是拾音模式按鈕,主要是應對不同的使用場景選取不同的拾音模式。官方介紹的很詳細,應對各種場景,很全面,1.2.適合唱歌,錄樂器;3.可以錄制環境音;4.是用來和長者談笑風生的,我一般喜歡用第二種心形指向,出聲效果好聽。
mac上的garageband,logicx也完美支持,幸福。
使用總結:Blue Yeti這幾天的使用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增益比較大,幾遍把GAIN扭到1/3的位置也可以非常好的收錄,這樣的好處就是在做直播的時候可以不用那么大聲音說話也可以讓觀眾聽清,節約了嗓子,更節約喝水。
總體來說,Yeti能讓一個像我這樣業余錄音玩家有專業的味道,裝逼程度爆表,當然如果你很專業,則需要購買更貴、更專業的設備,Blue Yeti 1189的售價還是相當親民的,在此價位幾乎沒有競爭對手,隨著直播熱潮的興起,Blue Yeti應該可以取得不錯的銷量,產品雖好,但Blue的營銷一直不溫不火,對于中國市場來說,還需努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