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022年以來,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推進“技能貴州”建設,打造“都勻毛尖技工”“共桐富裕”兩個培訓品牌,一大批技能人才成為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
黔南州探索建立“崗拉拉”數字化服務平臺,開通職業能力建設專項模塊,以全州90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重點,分批分期推進入駐,積極為企業與勞動力搭建服務平臺,通過數字化方式確保“能識別、能聯系、能服務、能持續”。“我們還整合林業、農業等部門資源,制定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方案,先后在10個州級部門、12縣(市)組織開展新能源電池材料、現代化工、勻酒工藝、毛尖茶藝制作等技能培訓72班次,讓4116名勞動者成為重點產業發展的新生力量。”黔南州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黔南州實施“三項工程”融合培訓,先后選派師資、競賽選手、高技能人才等300余人外出集中培訓,有力推動茶學院、化工工藝、醬酒釀造等院系、專業相繼落地。
此外,黔南州培育形成“都勻毛尖技工”“橋城家政”及磷化工等23個培訓品牌,實現“一縣一品”全覆蓋。黔南州大力推進以訓競技,制定印發進一步提升職業培訓質量若干措施等辦法,強力推進項目制、崗位提升等職業培訓,并在全州范圍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品牌評選活動,讓23個技能培訓品牌現場比拼、同臺競技。全州形成“橋城家政”“物流工匠”等15個培訓品牌,提升了服務發展含金量。“我們還大力推進以技強能,采取項目化方式,申報‘磷化工和新材料’‘貴州綠茶(黔南都勻)’省級技能培訓基地2個、國家級和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各1個,培養技能人才2.47萬名,高技能人才1.05萬名;培育‘專精特新’企業45戶,新增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9家。”黔南州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
黔南州大力推進以能增收,實施萬人以上輸出型品牌示范培育行動,新建4個州級駐外勞務協作站、32個縣級區域分站,加大外出務工帶頭能人培育力度。目前,黔南州共有1472名帶頭能人,有效實現技能品牌向勞務品牌無縫銜接、有效轉化,帶動66萬名外出務工勞動力穩定增收。
全國優秀農民工、帶頭能人張樹堂就是其中的代表。張樹堂已帶動家鄉2000余名勞動力轉移廣州就業。在獨山縣,也有外出務工人員促進軸承產業回引,讓2萬余名脫貧勞動力就地穩定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