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在傳承中創新 在創新中傳承

2022-02-21 14:25:30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近年來,華北油田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力推進創新工作室建設,以人才“智高點”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匯聚智慧力量。

位于華北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廠的董傳文創新工作室,把創新作為引領員工發展的第一動力,圍繞技術革新、人才培養、技能降耗等實際,開展了創新增效活動,成果層出不窮。

創新是永恒的驅動力


【資料圖】

“這些智慧創新,解決了大問題,以后就不會遇到類似的生產煩惱了。”談到技術創新,董傳文創新工作室的命名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董傳文說,是強烈的責任心驅使他開動腦筋,創新思維解決問題。從業近40年,董傳文在工作中心思縝密、善于摸索,技術革新屢創佳績。

采油區的儲油罐罐頂的安全閥起到保證儲油罐安全運行作用。當罐內液量變化較大時,液壓閥內的機油容易泄露,造成危險。經過數日研究,董傳文決定在液壓閥法蘭上端10厘米處焊一個機油回收槽,回收槽下接一個導管,導管連接機油噴溢,溢出的機油也能回收,實現周而復始、循環使用,從而保證大罐的安全運行。

在工作中,及時發現管線泄漏并有效封堵、把損失降至最低限度,一直是集輸工作者的努力方向。為此,董傳文查閱有關資料,積極請教專家,做筆記、制模型、做實驗,經過10個月的努力,終于研制成功“輸油系統氣化、氣蝕、漏失檢測裝置”。目前,此裝置已獲得國家專利,并在新疆油田、長慶油田等推廣。據統計,董傳文先后完成采油、外輸、卸油等10個崗位的革新成果100余項,14項獲國家專利,60多項在油田公司推廣項目,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千萬元。

發揮標桿作用傳承創新力量

如何實現“從1到多”,帶動更多員工參與到創新隊伍中?

早在董傳文創新工作室創建之前,董傳文就把技術創新推廣到廊東采油工區。在工區各個采油站,他組織成立5個創新小分隊,每個分隊指定一名技術骨干帶隊。他根據各自崗位生產性質和特點為他們制定創新項目,并出主意、想辦法。

為了更好讓員工上手,熟練掌握凈化崗流程,董傳文特地編了一套順口溜:“高壓來氣三分離,低壓來氣壓縮機,二氣共匯吸附器,粉翅過濾第一級,一低分后二三四,二低分后膨脹機,三低分后四二一,再膨增后增壓機,外輸流向用氣戶。”這樣的順口溜瑯瑯上口,易于背誦理解,直至現在,仍為在崗員工所使用。

董傳文退居二線后,他的徒弟、2022年河北工匠年度人物王新亞成為創新工作室的領銜人,把創新火種延續。

2020年,王新亞發現安56-21井的產量突然下降。通過功圖與動液面資料分析,他認為可能是氣體進入泵內,降低了泵的泵效或形成氣鎖,造成該井產液量下降。如何才能減小氣體影響、提高泵效呢?他深入現場,針對不同問題制定相應對策,通過多次試驗,把防沖距提到剛好不碰泵的位置,隨后又對該井的套管氣壓力進行了調控。通過將套壓控制在1.2MPa左右,該井恢復了正常生產,產量還上升了1噸左右。此后,他又分析了站上其余的幾口井,對存在類似情況的六口井重調防沖距。調沖后效果明顯,平均日增油2噸以上,以每噸2000元計算,年創效達140萬元。

截至2021年底,王新亞取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成果20項,提出合理化建議100多條。在他的帶領和創新下,油田公司推廣成果2項,廠推廣成果5項,作業區推廣成果12項,各種創新、小改小革200余項,共計創造經濟效益4000余萬元。

集智聚力激發創新活力

多年來,在王新亞的帶領下,創新工作室聚焦技術攻關,通過團隊合作的形式,突破了一道又一道難關。

在油井采油過程中,由于原油含蠟,時間久了蠟就會粘在油管內壁。若是不能及時清理,原油就會停止流動,正常生產將面臨風險。油田往往采用往油管加注除蠟藥劑的方式進行清理,但藥劑在水管中極易被清理掉,很難起到長期除蠟的效果。

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達到除蠟效果,又能避免浪費?王新亞和創新工作室的成員進行攻關,經過數日實驗,創新研制出一種加藥器裝置。“它利用無平衡管液體自重原理,選擇不同孔徑的加藥孔。經過我們反復實驗,發現3-5毫米的孔徑正合適。”王新亞說。這個看似微小的裝置,卻解決了采油過程中困擾數年的問題,它也獲得了國家實用專利。

技術革新項目的成功,不僅實現了作業區的低成本運作,還極大地方便了生產。同時,在王新亞的影響下,員工們的革新意識不斷加強,大家比學趕幫、不甘落后,崇尚科學、尊重知識、學習技術、勇于創新的良好風氣已然形成。

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為了培養更多的青年技能人才,王新亞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他從基本技術知識入手,傳授管閥的識別、流程的走向、儀表的量程、設備的構造等知識,由外到里、由淺到深,幫助他們熟練掌握崗位操作要領。不僅如此,他還通過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進行言傳身教。

“只要肯動腦筋、注意方法,任何人都能在技術創造中出成績。”在談到創新工作室的發展時,王新亞說。為了促進員工技能提升,他為工作室青年骨干制訂了詳細的培訓計劃,并主動與多名員工結對子,把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傾囊相授。多年來,王新亞帶徒20余人,其中有的成了業務骨干,有的成了管理人員,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他的“傳幫帶”影響下,創新工作室員工們紛紛加入創新創效工作中,比學趕幫的創新氛圍日益濃厚。

關鍵詞: 油田公司 技術革新 經濟效益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