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王東麗)記者近日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獲悉:2022年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5億人、2.4億人、2.9億人,同比增加2430萬人、849萬人、825萬人。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更多人從中受益。
社保制度改革穩步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扎實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城市或地區先行啟動實施,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平穩運行,上海、廣西、江西等地制定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補貼政策。截至2022年末,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數1954萬人,繳費人數613萬人,總繳費金額142億元。截至2022年12月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省份職業傷害保障參保399萬人次,訂單總數65億單。
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同步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19個省份在中央提高城鄉居民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基礎上,提高省級基礎養老金標準。全年向1058萬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待遇887億元。
基金規模擴大,安全性提升。社保基金征繳收入平穩增長,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基金運行整體平穩,征繳收入同比增幅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基金收支總體平衡。全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7.1萬億元,支出6.6萬億元,2022年年底累計結余7.4萬億元。持續推進基金管理風險防控和監督檢查,出臺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監督舉報獎勵暫行辦法。
階段性緩繳社保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2022年4月至12月,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實施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共計1361億元,對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促進了宏觀經濟大盤穩定。
社保經辦服務提質增效。深入開展行風建設提升行動,持續推進“清、減、壓”。推動“一件事”打包辦擴面,落實“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加強標準化工作,群眾辦事滿意度不斷提升。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專項工作,持續完善國家社保公共服務平臺。截至2022年12月底,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已開通83項全國服務,擴展靈活就業人員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登記申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移申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申請等“跨省通辦”服務功能,開通個人養老金專區服務。累計訪問量突破43.47億人次,2022年訪問量超過16.01億人次,實現更多社保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
社保管理質量提升。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失業、工傷保險經辦服務、職業年金管理、國際合作等工作積極推進,內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