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俊杰在比賽中。
在瑞士舉辦的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印刷媒體技術項目比賽中,經過3天、21個小時的比拼,完成21項工作,憑借穩定發揮,00后小將顧俊杰獲得該項目金牌,這也是中國在世界技能大賽印刷媒體技術項目單項上拿到的第一枚金牌。
【資料圖】
走下賽場的顧俊杰選擇留在母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任教。顧俊杰說,金牌圓了他一半的夢想,接下來他會當好一名教練,完成他的另一半夢想。
一半夢想:磨礪、參賽、奪金
2019年,當得知世界技能大賽印刷媒體技術項目校隊選拔開始時,顧俊杰就立志成為其中的一員。
“相比其他項目,工位多、內容雜、考核點廣,是印刷媒體技術項目的特點。”顧俊杰介紹,印刷媒體技術項目就是通過用單張紙膠印機或數字印刷機及其他輔助設備、儀器,利用相關材料,按要求制作加工,獲得合格產品的競賽項目。
從動手到動腦再到動機器,比賽項目涉及膠印、數字印刷、附加任務三大模塊,共計21項工作,總工作時間21個小時。選手每天要完成7項工作,其中膠印工作3個,數字印刷工作9個,附加任務工作9個。
在比賽過程中,膠印是該項目比賽中公認難度高、占分多的環節,考驗的是選手的經驗和臨場反應。在比賽中,顧俊杰被安排到了比賽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個進入膠印工位操作,這對選手更是一種心理上的考驗。
不僅如此,在他要進行工位操作時,正趕上晚飯飯點。根據以往經驗,如果這個時候選擇了進餐,飯后容易出現大腦供血不足的情況,影響比賽身體狀態。“為了保持最好的競賽狀態,我就沒有去吃飯,選擇花近兩個小時等評委歸來。”顧俊杰回憶。
最終,憑借著精湛的技藝和耐心,顧俊杰摘下了印刷媒體技術項目的金牌。
從2017年備戰世賽,到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獲金,五年的時光,顧俊杰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成長。“技術沒有捷徑,做印刷既需要耐心和細心,更要能吃苦、肯鉆研。”顧俊杰說,雖然自己獲得了金牌,但學習和磨礪技藝的路途卻沒有結束。向更多優秀的人學習,才能更好地成長。
另一半夢想:傳承、創新、育才
2016年,懷抱對技術的渴望,顧俊杰在初中老師的推薦下選擇了“3+2中高職貫通培養”,從此結緣印刷包裝技術。在興趣的海洋里,他對印刷技術著了迷。
顧俊杰有一個愛好:看到生活中有好的印刷品,他就會收藏起來,研究這些印刷品的印刷技巧。“印刷工藝涉及的面很廣,有很多不同印刷方式,不同的印刷方式中也有不同的工藝。一件優秀的印刷品需要配合適當的印刷方法,印成品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需要掌握的技能點很多。”顧俊杰說。
在印刷工藝中,膠版印刷和數字印刷是目前比較常見的兩種印刷工藝。膠版印刷是通過滾筒式膠質印模,把膠面上的油墨轉印到紙面上;數字印刷則是通過電腦網絡,把圖文信息傳輸到數字印刷機上,再印刷在紙張上。“膠版印刷和數字印刷各有優勢,膠印優勢在于還原準確、色彩鮮艷、層次清晰、成本較低,數印適合緊急作業、小批量印刷和定制印刷項目。兩者各有特點,是互補而不是替代關系。”顧俊杰說。
隨著數字技術不斷發展,從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走出的印刷術也日漸智能化。在顧俊杰看來,雖然技術不斷智能化,但人在印刷過程中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說,有的機器對色彩判斷雖然符合標準,但缺少了人的參與,就會顯得呆板。”談到行業發展未來,顧俊杰認為,面對新媒體技術的沖擊,一部分紙質載體被電子載體取代是趨勢,但印刷行業也正朝著包裝精美、綠色環保等方向轉型,印刷行業也會越發展越好。
“未來,我也會用自己參賽的經驗,帶好每一屆學生,讓自己的學生也能夠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光,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能人才。”顧俊杰說。
(圖片由選手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