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中國勞動保障報記者邱曼
(資料圖)
臨近春節,吉林省白城市氣溫驟降到零下20度。早上8點整,“就業紅娘”于硯華準時來到工作崗位——白城市洮北區人力資源市場,這是她堅守了18年的地方。
“我們基本上每天都是提前半個小時到崗,甚至更早。對于當天的招聘企業資料,比如,企業基本信息、崗位要求、工資待遇,等等,都要爛熟于心。我們必須對求職者負責!”于硯華一邊說一邊從厚厚的一摞招聘材料里抽出一張拿給記者。“像這家企業,他們需要安裝工,屬于高空作業,恐高的肯定不行,我們就要提醒應聘人員這一點。”
8點半,人力資源市場已經匯聚了大量求職者,今天這里要進行一場面試會。
“大家都用手機掃一下我手中這個二維碼,掃碼進群,登記領表。”于硯華站在大廳中央一個小凳子上,一手拿著話筒一手舉著二維碼,上百名前來應聘的人圍著她,爭先掃碼、咨詢。
據人力資源市場工作人員介紹,于硯華幾乎每天都是這樣工作的,在熙熙攘攘的大廳中間,踩著小凳子,與大家面對面交流。這一站就是多年,這一形象也溫暖了無數求職者的記憶。
“我們目前已經建立了34個求職招聘群,每天16小時不間斷發布信息。”于硯華帶領她的團隊創建“信息快發布”機制,實現網上求職招聘、對接審核和供求統計分析“一條龍”服務。
今天舉行面試會的企業是白城市吉電能谷有限公司,這是洮北區2022年招商引資“招攬”過來的一家新企業。面對疫情沖擊,加上臨近年關招工難的問題,于硯華工作前置,提前三個月走訪企業,了解用工需求,同時把招工信息發布到多個求職招聘群,帶著企業代表到白城市電視臺直播帶崗。
“洮北區人力資源市場真的是人才‘百寶箱’!”吉電能谷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楚祺在招聘現場激動地說,“他們幫我們安排了為期一周的專場面試會,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期招聘目標。我們甚至可以優中選優。”僅用一周時間,該企業就完成了380名人員的招聘計劃。
2004年,于硯華剛接手洮北區人力資源市場時,這里只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區級人力資源市場。但是如今,在白城,只要提到這個市場,可以說無人不曉。這里舉辦的招聘會幾乎場場爆滿。僅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于硯華帶領團隊累計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500余場、面試會90余場,發布就業崗位10萬余個,幫助3萬余人次實現就業。
在談到于硯華切實有效的工作方法時,白城市人社局局長潘廣明說:“就業工作一頭連著百姓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們的服務方式也要與時俱進。于硯華團隊推廣的六步工作法——廣收集、快發布、精推介、真就業、細回訪、再鞏固,實踐證明切實有效。”
上午10點20分,面試會還沒有結束,于硯華又匆匆趕往白城市電視臺,參加10點半的帶崗直播。
伴隨著直播倒計時的最后一個數字,于硯華準時坐在直播間里開播了。“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又在這里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于姐,今天的招聘崗位有……”于硯華儼然成了一位成熟的電臺主播,開啟另一種工作模式。
“有問題找于姐,遇難題找于姐!”這句話在廣大群眾之間口口相傳。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于硯華說:“老百姓那么信任我,我更要對得起這份信任!”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已經是夜里11點多鐘。于硯華打開手機,把第二天的工作任務整理好發送到工作群里。“我覺得我的每個汗毛口都在工作。”于硯華打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