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文丨中國勞動保障報記者 李小彤
春節期間的青島祥和熱鬧。應和這份喜慶,青島益青生物科技公司的車間里也是一派生氣勃勃。在無菌生產車間,技術員們嚴謹地執行工作流程:溶解原材料、往皮氏培養皿上添加樣本、監測鉛汞是否超標……對于專門從事生產膠囊空殼的企業而言,每一個生產環節都必須嚴絲合縫,不能有任何差錯。
公司人事部經理仇博利告訴記者:“近一段時間來,市場對藥物的需求量激增,公司為了滿足市場供應,春節期間照常生產”。
嚴苛的生產規范,必然要求每個工作崗位的員工精準掌握生產技能。青島市為支持企業加快技能人才培訓步伐,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積極落實企業自主崗前技能培訓政策,激發企業能動性。青島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職業培訓部部長王同山說:“我們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全面開展新錄用人員崗位技能培訓。”
益青生物科技公司緊抓這個難得良機,在公司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在無菌生產車間現場,記者看到,培訓老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流程:用分光儀將原材料注入到等離子火焰,接著用儀器測量光的波長確定溶液中的化學成分……對于配料這個關鍵步驟,老師講得用心,學生們聽得專心。
學員小劉告訴記者:“我本科專業就是藥學,但課本上學習的知識跟實際應用還有一定差別。自從去年12月入職以來,我一直在接受配料崗位的培訓。”她說,配料崗小組一共6個人,經過一個多月培訓,他們對勝任新崗位非常有信心。“為了保障藥物供應,2022年年底以來,他們公司緊急招錄86人,這些人根據將來崗位要求都在接受專業培訓。”仇博利說。
培訓老師李玉華告訴記者:“原來沒有崗前培訓時,新員工來了后,采取師傅帶徒弟方式直接上崗。雖然也有效果,但是比較隨意。現在我們把每個崗位的崗前培訓內容系統化、規范化,讓新員工在上崗前就對崗位有全面了解,進而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效率大為提高。制藥行業比較特殊,出徒時間比其他行業長,但現在通過系統專業培訓,可以把8-12個月的出徒時間壓縮到6-10個月。”
青島市政府通過財政補貼激勵企業積極開展職業培訓。“企業與新錄用人員簽訂12個月及以上勞動合同并辦理就業登記手續,在勞動合同簽訂后12個月內新錄用的‘五類人員’開展培訓的,且培訓后取得培訓證書的,給予企業新錄用人員崗位技能培訓補貼。培訓課時大于80課時的,補貼金額600元/人;培訓課時小于80課時大于20課時的,補貼金額200元/人。”青島市城陽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紀家良介紹說,“可以說,企業崗前技能培訓政策與企業培訓政策相得益彰,減輕企業培訓成本,激勵企業加大培訓力度。”
青島洛唯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四新”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對技術工人要求較高,要求新錄用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企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前段時間剛進行了一輪招聘,春節前又馬不停蹄地開始崗前培訓,希望春節后可以順利上崗。”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以來,青島市共有142戶企業開展企業新錄用人員崗位技能培訓并申領培訓補貼,培訓1178人次,新錄用人員崗位技能培訓補貼不僅促進企業解決結構性用工矛盾、提高勞動者技能素質和崗位適應能力,也促進實體經濟穩健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