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破五”迎財神。1月26日,天剛蒙蒙亮,家住廣西桂林靈川縣九屋鎮的康新嬌和李林旭便收拾好行李前往靈川縣人民政府,搭乘“春風送崗穩就業”專車前往桂林北站。與她們一同的,還有來自桂林8個縣(區)的600余名務工人員,他們將一道乘坐人社部門的返崗專列前往廣東深圳。
為保障務工人員赴粵返崗復工順暢,廣西開展2023年“就業暖心·桂在行動”專項服務活動。當天從桂林北開往深圳北的G2961次列車,是2023年全國最早的“點對點”返崗務工專列之一。
“沒參加過這樣的活動,也沒想到政府會給我們提供這么大的便利。”康新嬌說,她在當地微信公眾號上看到消息后就報了名,沒想到人社部門很快便聯系上她。到達桂林北站后,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通過現場咨詢、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為她們普及乘車安全常識,提供就業服務等政策咨詢,并送上裝有礦泉水、餅干等物品的愛心物資。
(資料圖片)
“打工八年,第一次免費乘坐務工專列。有了專車專列,我們返崗更方便了,心里舒服又踏實。”灌陽縣仁渡村的李寧說。
返崗專列是深化粵桂勞務協作,大力促進務工人員“走出去”,拓寬就業路、增收路的重要舉措。“返崗專列有效緩解了外出務工‘就業難’與廣東企業‘招工難’等問題,實現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桂林市市長李楚說。
簡短的啟動儀式后,記者跟隨600余名務工人員踏上了開往春天的旅途。高鐵上,他們聊著工資,談著前景,訴說愿望:李寧想多掙錢娶媳婦,康新嬌心心念念在深圳沒回家的兒子,崔元想去深圳找找掙錢機會。
下午5時,返崗專列緩緩駛入深圳北站。康新嬌與老鄉們揮手道別,李林旭、李寧和其他39名桂林籍務工人員則繼續坐上深圳安科訊電子制造有限公司給他們安排的“入崗大巴”,直達位于鹽田區的廠房。
“去年還需要坐高鐵、地鐵再轉公交,有了返工專列、返崗專車后,從家門口直達廠門口,省心省事很方便。”李林旭兩年前還在家務農,如今在公司上班,月工資近6000元包食宿。她把大部分收入都存了起來,“新的一年,希望自己和家人身體健康,掙更多的錢,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在人社部門的幫助下,目前員工返崗率已達90%以上,基本可以保證訂單交付。”安科訊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徐浩說,近年來,隨著公司訂單量激增,用工出現較大缺口。“我們也與桂林人社‘政校企’合作,每年培養近200名技能型人才,有效滿足了用工需求。”
在桂林,每年有25萬人前往廣東就業務工;范圍擴大到勞務輸出大省廣西,這個數字變成了600萬人。隨著宏觀經濟好轉,就業環境改善,他們赴粵返崗復工的意愿更加強烈。
記者了解到,廣西還將組織約5000名務工人員乘坐10趟務工專列赴粵復工,“點對點”輸送規模將在15萬人以上,人數增長近20%。
“組織就業專項服務活動,就是要通過送工作、送服務、送保障,送出穩就業保民生的溫度、深度,送出穩增長激活力的力度、加速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社廳廳長唐標文表示,接下來,廣西除了保障外出務工,還會重點做好區內留工工作。
經濟與就業全面復蘇,返崗大潮充滿勃勃生機。據廣西就業服務中心駐粵勞務辦事處負責人透露,年初正是最缺工的時候。“目前,廣東各企業普遍缺少普工和技工,我們也鼓勵有意向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朋友盡早做好規劃,保障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