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二十八,位于北京崇文門的萃華樓飯店一派煙火氣。春節是闔家團圓的節日,對于萃華樓飯店廚師長劉紅星而言,卻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
萃華樓飯店是有82年歷史的京城老字號飯莊,米其林一星,每天排隊的人總是絡繹不絕。作為廚師長,劉紅星每天的工作都非常忙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每天早晨9點到店,第一件工作就是開貨驗貨,檢驗一天的肉魚果菜食材,提前準備好糧油米面,切好蔥姜蒜椒等調味料,做好一系列下鍋準備工作。”劉紅星說,“晚上打烊之后,還要為第二天備貨,檢查水電氣關閉,做好后廚安全和消毒工作。”
劉紅星今年39歲,2000年3月他只身一人來到北京,從一名洗碗工做起,干過打荷、切配、炒鍋,一路干到副廚師長、廚師長,月工資從300元一直漲到年薪幾十萬元,作為這家京城老字號飯店的“門面擔當”,今年已經是他在北京度過的第22個春節。
劉紅星最拿手的菜有芙蓉雞片、醬爆桃仁雞、醬汁桂魚等傳統魯菜,在菜品上也一直堅持創新,每個季度都要更新菜單,新版菜單中六成都是新菜。
過去3年,疫情之下的餐飲業尤為艱難,如今餐飲業苦盡甘來、重拾煙火氣。“生意已經接近疫情前的水平,營業額已恢復近九成。”劉紅星高興地說,他所在的門店一天營業額最高接近10萬元,如今已做到8萬多元。
春節前夕,劉紅星每天都要炒制近200個菜品,未來半個月,則是更繁忙的一段時間。“每年年夜飯都非常火爆,今年除夕已經訂出去40多桌。”劉紅星說,“從除夕到正月十五,都是最忙的時候,菜品是平日供應量的2至3倍。”
劉紅星老家在河南商丘,坐高鐵4個多小時就到老家了。“餐飲業一年到頭都很忙,一年有一周探親假,春節后趁不忙的時候才能回去一趟。”劉紅星說。
2022年,北京歷經5月、11月兩波高峰疫情,萃華樓集團嚴格執行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員工“非必要不出京”。因此,2022年一整年,劉紅星都沒回過老家。
春節期間,萃華樓集團對堅守崗位的員工關懷備至。“過了初八,公司要為全體370名員工‘補’過一個春節,舉辦晚會,發放大紅包、抽獎。”萃華樓集團總經理王培欣說,作為一名“老餐飲人”,自己也已經28年沒回老家過春節了,“從除夕到初七,我們在為員工足額發放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基礎上,還會給予員工額外的獎勵。”
疫情之下3年間,餐飲業舉步維艱,但萃華樓集團沒有降薪,沒有辭退一名員工。“去年由于疫情防控而暫停堂食,企業資金流出現困難,感謝政府及時出臺各種助企紓困政策,特別是2022年4至12月緩繳社保費128萬元,幫助企業穩定工作崗位,給予我們渡過難關的信心。”王培欣說。
大年二十六,萃華樓集團還收到一份來自人社部門的“大禮”。“一臺528升冰箱、一臺65寸液晶電視,一臺微波爐,還有15箱礦泉水、方便面。”王培欣說,“感謝人社部門的關懷關心”。
北京市人社局農民工工作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春節期間人社部門全力保障企業用工需求,對于在京過年、錯峰返鄉的外地務工人員,協調提供防疫藥品物資暖心包,指導企業做好福利保障發放、走訪慰問,讓春節期間仍堅守工作崗位的務工人員能夠安心過節、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