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更替癸卯近,守得云開見日新。
【資料圖】
2023年初,隨著優化落實疫情防控的一系列政策接續發布和落地見效,各地人社部門順勢發力,搭平臺、送崗位,用一條條貼心舉措、一項項暖心行動,讓人社政策成為穩定企業生產、保障用工的助推器,用飽滿的干勁,確保就業大局的持續平穩。
穩用工 提振市場主體活力
“我們公司屬于生產型企業,對生產一線的技能型人才和有關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最大。受疫情影響,曾很難招到合適的人員,一度讓我們的生產受到影響。”新疆新業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負責薪酬績效管理的周彥斌告訴記者,2022年12月,當地人社部門推薦公司參加專場招聘會,很快就招聘到10余名管理崗和生產一線人員。“人社部門推出的這個活動非常及時,求職者的專業和履歷很多都符合我們的需求,提高了公司的招聘成功率。”周彥斌說。
舉辦好各類線上線下就業服務活動是新疆人社部門的共同做法。自治區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將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納入用工保障清單,優先發布崗位信息、組織招聘對接、開展崗前培訓,“對重點企業,我們建立了服務目錄,積極協調重大項目用工單位,優先招用農村勞動力、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脫貧勞動力、登記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
及時的服務保障,有效地滿足了企業的用工需求。在全國,各地人社部門紛紛面向企業拿出實招,在精準幫扶就業上下功夫。
在山西,省市縣三級人社部門對接相關機構,精準掌握轄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企業、中小微企業等,將他們復工復產用工需求統一歸集發布;組織重點企業用工服務專員與企業“結對子”,用服務的針對性解決用工的多樣性,各種公共就業服務專項行動和各類招聘活動不斷。
在廣東,中山市人社部門開展“春暖中山·人社有情”系列專項行動,組織重點企業、人力資源機構,攜帶4500余個崗位,前往廣西賀州、貴港等勞動力輸出較大的地區對接招工。
穩就業 充足崗位滿足求職需求
“春節臨近,在外拼搏的漢中老鄉辛苦了!近年來,漢中市全力追趕超越、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各方面都有明顯變化,特別是一批特色產業和重點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
“掙錢不用去遠方,家鄉就是好地方。歡迎您回漢中就業創業,投資興業,安居樂業!”
……
這是陜西省漢中市人社局發布的關于開展“興業在漢中·樂業在家鄉”百日行動邀請信中的一段文字。隨著漢中市出臺一系列支持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人社部門在“漢中人社·漢中就業”微信公眾號和漢中就業網站持續為勞動者推送本地優質就業崗位信息。
在距離漢中2400余公里的新疆烏魯木齊,自治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承辦的2022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再攻堅”專場招聘會上,38家用人單位提供了1200個就業崗位。
“半年多來,我一直為找工作發愁,后來在社區群看到人社部門要舉辦線下招聘活動,我就打算帶著簡歷去試一試。”到了招聘現場,從國有企業到上市公司,豐富的企業類型讓畢業于山西財經大學貿易經濟專業的宋靜怡馬上就有了選擇方向,“我當場就向3家公司投了簡歷,最終成功入職了新華印務。”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線下招聘活動日漸豐富多彩,同時,線上活動也隨著經濟活躍而持續升溫。
“線上一看才發現適合我專業的崗位還真不少。”2022年12月,畢業于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小李通過邢臺人才網找到了符合自己專業定位的崗位。
在河北邢臺,為了讓高校畢業生享受到更專業化、市場化的就業服務,人社部門陸續推出行業性、區域性線上專場招聘活動。“用人單位和求職者可以實時通過網絡發布招聘信息和查詢崗位信息,平臺會將各種信息分類歸集,幫助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實現精準對接。”邢臺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形式多樣的線上招聘活動中,“直播帶崗”可謂是獨樹一幟的招聘翹楚。
河北省人社廳推出的2022年“直播帶崗”網絡招聘活動,10天舉辦5場直播,39家企業發布了1300多個崗位信息,全網閱讀量近700萬人次。不少求職者表示,“活動涉及的行業廣泛,崗位的含金量足。”
遼寧省開展的人社廳局長“直播帶崗”專項活動,省、市人社廳局主要負責人203人次走進直播間,為勞動者線上解讀就業政策、宣傳重點企業和推薦就業崗位。在引領帶動下,全省共計開展直播帶崗活動2959場次,在線觀看累計達3700余萬人次。
線上讓崗位可視化,人未到場卻如身臨其境。求職者和企業精準對接,要求雖多但總有一款適合求職者。
抓服務 讓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用優質的服務,將各項穩就業、促就業政策落實落地,是各地人社部門近期主要工作目標。
“對為企業新引進5名員工以上的服務機構,可按每人不低于50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萬元……”
這是浙江省溫州市為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招工中的積極性,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企業引進新員工的實招,也是落實溫州市支持企業“留員工、穩生產、開門紅”工作方案的舉措之一。
這樣的鼓勵措施,在全國各地人社部門的實際工作中,并不鮮見。
在福建,人社部門繼續實施助企穩崗政策,依托大數據平臺,大力推行“免申即享”“直補快辦”,對符合條件的,限時辦結、快速到賬,確保穩崗穩工各項政策落地兌現。
在浙江,對企業支出的“點對點”接返服務包車費用,各地市可給予不低于50%的補助;對跨省就業的脫貧人口發放一次性交通補助;對春節期間留工的企業,可結合實際,按外省籍參保員工每人不低于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留工補助。
此外,很多省份還在保障新型用工關系上探索出多樣化的服務方式。
遼寧人社部門針對當前新就業形態存在的用工關系確定難、勞動權益維護難等問題,探索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新途徑,積極構建“黨建+法治+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新模式,深入探索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有效路徑,統籌促進平臺經濟發展與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安徽人社部門穩步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專項行動,支持外賣送餐、網約車、網絡貨運、快遞行業建立企業工會,開展新業態集體協商。
2023年,各地人社部門將堅定信心、踔厲前行,兜牢民生底線,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為穩就業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