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省泰州市人社局以開展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動為抓手,以維護社保基金安全為主線,以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為重點,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崗位的監督檢查,著力構建事前預防控制、事中核驗比對、事后稽核檢查的經辦風險防控體系,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火墻”,守好群眾的每一分養老錢、保命錢。
(相關資料圖)
常打思想“預防針”
“通過組織工作人員參加多場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會、風險防控講座等,對退休審批、待遇核定、待遇支付等社保基金管理重要崗位人員和高風險業務經辦人員進行每季度一次的談心談話,牢固樹立‘紅線’意識。”泰州市社保中心負責人說。
泰州市人社局開展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召開警示教育動員會,做到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逢會必講。舉辦學習研討,引導黨員干部和工作人員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同時,開展集體談話,了解職工思想動態、工作生活情況,組織人員集中觀看《戒鑒》,打好思想“預防針”。
按照業務與財務、業務與稽核、稽核與財務等崗位設置不相容原則,泰州市人社局構建重點環節“雙人、雙崗、雙控”模式,關鍵業務執行“初審(受理)、審核、審批(復審)”制度,及時調整社保經辦人員的業務系統操作權限,強化社保基金業務管理的規范化操作。
織牢系統安全網
“以前聽單位退休人員說每年都需要去社保局認證一下。今年我打電話給12333,工作人員指導我在手機上進行操作,實在是太方便了。我還幫家人進行了認證。”延令街道的退休人員徐先生說。
泰州市人社局加快數字賦能,打破數據孤島,通過與公安、交通、醫保、衛健等外部信息進行數據共享比對,實現“零跑腿、零感知、零打擾”認證服務新模式。目前,全市通過數據比對認證的待遇領取人員達140萬人。
為方便異地居住退休人員進行待遇資格認證,泰州市人社局開通刷臉認證功能,幫助異地退休人員足不出戶即可完成每年一次的認證;同時輔以每年實地上門宣傳,全面推廣人臉識別線上認證功能,目前已提供社會化上門服務近萬人。
“我們依托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稽核風控系統,加強對重點業務、異常數據的實時監測,今年全市已下發4大類170條疑點數據,各級經辦機構經過核實,均無違規行為。”泰州市社會保險管理中心負責人說,“我們還充分運用部稽核系統異地協查模塊核查服刑、重復領取、死亡冒領、身份狀態異常等違規領取待遇行為,目前共核查下發疑點數據10934條,核查率、整改率均達到100%。”
打好追繳攻堅戰
“2021年我中心在數據比對時發現領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遺屬定期生活救濟金人員肖某于2020年12月死亡,其家屬多領了1個月的供養待遇570元。我們了解到肖某有三個子女,但沒有哪個子女愿意退還多領的待遇。后來我們得知,肖某生前與一女兒共同生活,其待遇很有可能是其女兒領取。于是我們與發放銀行聯系,調取取款單,雖署名簽字為肖某,但字跡像其女兒。于是再次與其女兒聯系并做工作,其女兒承認了多領事實。我們向其宣傳了《社會保險法》等文件規定,并書面送達追繳告知書,同時請社區干部做好宣傳解釋工作,最終其女兒退還了多領的待遇。”姜堰區社保經辦機構工作人員說。
泰州市人社局積極構建電話聯系、資料寄送、走訪調查、上門約談、律師援助、移交司法的全鏈條追繳流程,對未追回基金人員建立動態式追繳臺賬。追繳過程中,先行聯系當事人或家屬進行調查核實,并根據涉案人員的具體情況形成“一人一策、一案一策”的處理模式;同時借助鄉鎮(街道)、村(社區)等網格力量,指派2-3名稽核、經辦人員,下村入戶、主動下沉,協同追繳社保基金。
該局還在社保大廳和社區宣傳欄常態化播放反欺詐冒領短片,安排基層平臺工作人員、志愿者宣傳服務隊進社區、進企業解讀《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同時公布欺詐騙保貪污挪用社保基金等違法違規舉報電話,向全社會傳遞安全守護社保基金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