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聚看點】擦亮就業名片 促進鄉村振興

2021-11-22 20:02:13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西岐名吃”名揚三秦,涵蓋百余種風味名小吃;“紫陽修腳師”走南闖北,全國每3名修腳師就有一人來自陜西紫陽;“周至園藝師”展露崢嶸,盆景造型創造“立體之畫”“無聲之詩”;“藍田廚師”享譽全國,一代代勺勺客把陜菜發揚光大……

近年來,華夏文明之源陜西依托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勤勞淳樸的民風品質、豐富多樣的科教資源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積極推動勞務產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資料圖)

“為發揮勞務品牌帶動就業創業作用,助推農村勞動力實現更高質量就業,陜西省把勞務品牌建設作為穩就業保就業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加強勞務品牌發現培育,加快勞務品牌發展提升,加速勞務品牌壯大升級,全面推進勞務品牌建設工作。”陜西省人社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孟小瓚說。

體現地域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葫蘆雞是陜菜的代表菜之一,也是一道陜菜國宴菜,我打算進一步研發和深加工葫蘆雞,帶動產業鏈的線上線下銷售,讓全國人民都吃到陜西葫蘆雞。”從業33年的國家特級廚師王濤說。

王濤是“藍田廚師”勞務品牌的佼佼者。藍田素有“中國廚師之鄉”的美譽,藍田縣17.2萬名農村勞動力中,有5萬人從事餐飲行業,年創造勞務收入近40億元。

在陜西,類似“藍田廚師”的特色勞務品牌還有很多。近5年來,陜西省人社部門高度重視勞務品牌的培育、建設和發展工作,以促進勞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重點,以強化技能培訓為保障,以持續增加農民工收入為目標,持續加大勞務品牌扶持力度。

“在培育和打造勞務品牌的過程中,陜西省結合區域經濟社會、歷史傳統、地方特色和勞務經濟發展,根據構建主體的不同,將勞務品牌分為勞動者自發型、政府主導型和企業主導型。”孟小瓚介紹。

在三類勞務品牌中,勞動者自發型勞務品牌源于區域特有的人文自然資源,勞動者通過“傳幫帶”、投親靠友式發展,同源技藝式集聚,勞動者處于主導地位,如“武功繡娘”“康嫂家政”;政府主導型勞務品牌以政府為主體參與發起和扶持,由勞務中介、培訓機構專業指導,如“西岐名吃”“紫陽修腳師”;企業主導型勞務品牌由企業開發、運營和管理,如“旬陽建工”“安康美廚”。

依托動態精準就業服務系統,陜西省還建立勞務品牌資源庫,通過“秦云就業”小程序,對各級勞務品牌的相關政策文件、品牌單位、合作機構、招聘信息等內容進行集中展示,打造集服務管理、宣傳推介、合作洽談、網上公示于一體的多功能平臺。

“對符合條件的勞務品牌,由創建單位申報、屬地人社部門認定,逐級上報并經省人社廳審核確認后,納入全省勞務品牌資源庫,對入庫品牌實施動態管理,建立退出機制。”陜西省人社廳勞務交流指導中心主任邵紅強說。

此外,陜西還邀請專家走訪各地勞務品牌創建單位,通過交流座談、政策解讀、創業講座等形式,結合地域文化、品牌特征,為有潛力的品牌創建和發展尋找契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實現“一品一策謀發展,一點一滴抓落實”。

緊抓技能培訓 提升品牌質效

8年前,缺乏致富技能的余開成陷入困頓,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紫陽縣第7期修腳師培訓班,進入遠元集團西安市場直營店當修腳師。8年來,余開成先后晉升為西安鳳城一路店店長、上海直管店大區經理、上海省區經理,年薪現在達百萬元以上,實現“五有”有妻、有錢、有房、有車、有孩子。

余開成的人生經歷,折射出一名農村勞動者依靠勞務品牌、擁有一技之長的人生蛻變。為將“紫陽修腳師”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勞務品牌,紫陽縣加強修腳師培訓,投資3000余萬元建立修腳師培訓學校,對“紫陽修腳師”進行腳病理論、修腳技能、服務禮儀等專業培訓。

“紫陽縣勞動就業培訓中心作為‘紫陽修腳師’勞務品牌運營實體,每年實施以修腳師為重點的訂單定向免費技能培訓。目前,‘紫陽修腳師’從業人員均持證上崗,通過職業技能考試考核。”紫陽縣人社局局長賈學平說,為更好地傳承和創新,該縣還設立省級修腳技能大師工作室,出臺“紫陽修腳師”操作服務規范,制定行業標準。

近日,在周至縣啞柏鎮西部裕盛苗木花卉市場,2022年“周至園藝師”盆景造型技能大賽舉辦,96名園藝師同場競技,展示拉枝、盤扎、修剪技藝,創作出一件件精美的盆景作品……人社部門組織各地勞務品牌技能大賽、勞務品牌專場招聘會等多種形式活動,促進勞務品牌進一步發展。

“陜西各級人社部門立足本地特色和培訓需求,按需開展‘訂單、定崗、定向’式培訓,擴大從業人員數量,有效提高從業人員技能水平,為拓展勞務品牌發展空間創造條件。”邵紅強說。

帶動就業創業 助力鄉村振興

“掙工資、照顧家兩不耽誤,每月收入2000余元,村里生活成本低,一年下來還能落不少。”武功縣游鳳鎮焦陽村“武功繡娘”梁衛平說,她今年53歲,是游鳳鎮馨繡農民田間培訓基地骨干技工。

“‘武功繡娘’勞務品牌將民間刺繡藝術與武功人文歷史相結合,形成富有藝術魅力和廣闊前景的文化產品。”馨繡基地負責人計清介紹,基地近百名員工大都是脫貧戶和一些身患殘疾的婦女,通過接受刺繡布藝培訓,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陜西特色勞務品牌的成功打造,帶動大量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特別是一大批脫貧人口就業創業,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給陜西經濟社會帶來了深刻影響。

作為陜南地理條件最差的山區農業縣,紫陽縣發展壯大修腳產業,“紫陽修腳師”近4萬人,占全縣外出務工人員的56%。以“紫陽修腳師”為重要內容的“紫陽技能扶貧經驗”,入選全球首批百名最佳減貧案例。

旬陽市每年有6萬余名“旬陽建工”建筑勞務大軍活躍在全國各地和海外市場,年創勞務收入近40億元,占旬陽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六成以上,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在陜西,勞務品牌大多集中在建筑、家政服務、餐飲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武功繡娘”“紫陽修腳師”“旬陽建工”等優秀勞務品牌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通過多年發展壯大,陜西省勞務品牌建設以市場為主,發揮區域資源優勢,不斷擴大規模;全省各級人社部門共培育勞務品牌80余個,累計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223萬余人,累計產生經濟效益近950億元。

“預計到‘十四五’末,陜西將培育創建100個以上勞務品牌,實現‘一縣一品牌’,從中認定一批省市級勞務品牌,打造10個以上全國知名勞務品牌。”孟小瓚說。

下一步,陜西將擴大勞務品牌宣傳覆蓋面、提升影響力,通過各類展示交流活動、專業論壇、文化體驗等方式,多渠道推介展示陜西勞務品牌;發揮行業職能作用,加強品牌運營創新,提高品牌從業人員技能水平,實現高質量就業促進增收。

關鍵詞: 從業人員 農村勞動力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