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開封市人社局堅持“便民利民”的服務理念,精準對標人社部、省人社廳決策部署,主動把“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作為提升人社系統能力作風的關鍵抓手,從群眾辦事體驗角度出發,堅持問題導向,用好數據資源,千方百計在深化人社全業務“集成辦”改革上強能力、提素質、優流程、抓服務,推動實現“一門受理、一網通辦、一站服務、一次辦好”,切實提升群眾辦事的便捷度和滿意度。
線上推進辦事一網通,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王先生是開封市一家公司人事部門的工作人員,為公司已到退休年齡的員工辦理退休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過去,他每次辦理退休事務都要往返多次,而現在他只需來市民之家“一件事一次辦”窗口一次,3分鐘填表,10多分鐘就能全部辦理完成。有時候他工作繁忙無暇前來,甚至可以“全程網上辦”,一次都不用跑。對此,王先生高興地說:“現在咱們這效率太快了,再也不用來回跑了,大大減輕了我的工作負擔,必須點贊!”
【資料圖】
王先生的經歷正是得益于開封市人社部門積極推進人社全業務“一門式”服務改革,打造了“線上一網通、線下一門辦”的人社服務新體系。近年來,開封市人社部門嚴格執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業務運作模式,修訂完善服務指南,形成統一、規范、標準的人社業務經辦規程,全面梳理人社業務事項共計373項。完善業務綜合受理“一平臺”,實現在全市人社領域業務協同、信息數據共享,方便群眾線上操作。打造信息互聯融通“一個庫”,利用回流數據實現全市人社信息數據“應集盡集、互聯融通”。推動上下經辦模式“一條線”,推動市、縣(區)、鄉(辦事處)、村(社區)四級人社業務信息共享、業務協同。跨多部門協同辦好“一件事”,實現關聯事項一次辦理、集成辦理,梳理整合出人才、企業招工、職工退休等10個群眾眼里高頻一件事,并持續推進跨多部門事項相關業務信息的互聯互通。建立“受審全分離”流程,實行“受理不辦理、辦理不見面”,構建紀檢監督、法治監督、技術監督三大監督體系。目前,開封人社業務即辦件已達127項,不見面辦理業務240項,“掌上辦”“刷臉辦”業務111項;51項業務實現市本級的“一證通辦”,業務辦理時限壓縮近81%。今年,開封人社網上辦件近13萬件,電話咨詢18.6萬人次,辦件滿意率達99%。
線下打造便民服務圈,當好群眾身邊“辦事員”
“以前,每次辦理社保業務都要跑一趟市民之家社保服務大廳。現在,在離家不到10分鐘路程的銀行就能辦好,方便多了。”家住開封東郊的市民劉海英到家門口的銀行辦理社保業務時,對市社保中心推出的“社銀一體化”合作項目連連稱贊。近年來,開封市社保中心積極推行“社保+銀行”的合作模式,分別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機構開展工作對接,共同推進“社銀一體化”服務網點建設。劉海英正是“社銀一體化”項目建設的無數受益者之一。
而“社銀一體化”只是開封市人社部門為打造便民服務圈所推行的眾多項目中的一個。為當好群眾身邊的“辦事員”,開封市人社部門一直持續推進人社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不斷完善市、縣(區)綜合服務窗口和基層服務網點建設,著力打造城區步行15分鐘、鄉村輻射5公里的人社“便民服務圈”。設立人社“一站式”服務窗口。實現“一個窗口”集中辦理就業、社保、人才人事、勞動關系全系統、全鏈條政務服務事項。完善“一次性告知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負責制”等制度,提升群眾辦事效率。目前,線下窗口辦理事項近24萬件,事項辦理時限由法定的6884天,壓縮為承諾的1322天,基本實現了高頻事項提速辦、所有事項簡便辦。
同時,人才“一站式”服務專窗已率先在全省上線運營,能夠綜合辦理人才事項12項。深化社銀“一體化”網點建設。聯合市域內銀行積極推行“互聯網+社保+銀行”合作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55個服務網點,接待群眾政策咨詢、查詢打印9300余人次,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普及就業“一點通”多元終端。依托開封市人力資源市場,構建“互聯網+就業機構+企業+高校+人才”的交互平臺模式,布設自助終端166臺、信息發布屏168個,實現一點登錄、多點查詢、數據共享,為城鄉各類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更加精準、便捷、高效的就業服務。目前,已服務用人單位3.3萬家次,服務求職者2.7萬人,舉辦招聘活動1587場,提供崗位56萬個。
創新推進“全員走流程”,跑出便民利民“加速度”
“您需要辦什么業務?”9月26日下午,市民之家四樓人社窗口坐進了一位普通又特殊的工作人員,他就是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薛兆武。當日,薛兆武首先以群眾身份來到人社服務各窗口,陪伴群眾辦理相關業務,了解服務詳情。隨后又以工作人員的身份先后坐到“企業退休一件事一次辦”窗口、“創業擔保貸款綜合受理”窗口和“人才交流中心”窗口,嫻熟地為前來辦事的群眾辦理相關業務。“走流程”換位體驗活動結束后,薛兆武說:“我們只有深入一線,真正來到窗口前,才能更好地解決群眾所關心的難事、痛事,而讓群眾滿意就是我們工作的最大目標。”
在薛兆武局長的帶頭下,以“廳局長走流程為契機”,開封市人社部門又創新性推動人社“全員走流程”,以更加暢通便民服務渠道。各縣區人社部門也陸續在各自轄區內開展“走流程”活動,梳理工作中存在問題,調研解決群眾辦事的痛點、難點和堵點。經過“全員走流程”體驗,共發現25個問題。其中,系統與業務經辦規程不一致,建議統一規范共5項;系統再造方面共6項;認證、轉移方面共14項,已全部反饋。“三加”機制壓實責任“走得好”。加大機制建設。黨組牽頭帶領12個局屬單位“走流程”,實行縣區分片包干模式。加強政策保障。梳理匯總8項“走流程”重點政策,走進企業、社區等基層一線開展政策宣講200余次。加快責任落實。實行“一聽、二記、三回復、四跟蹤、五總結”五步工作法,每月匯總問題、需求和解決措施“三張清單”,召開研判會,做到邊查邊改邊學,建立銷號臺賬。“三辦”形式拓寬渠道“走得實”。親自辦、跟隨辦、監督辦,通過三辦,從中發現流程不優、運轉不暢、效率不高問題,促進人社服務質量提升。“三減”措施優化流程“走得快”。減時限、減環節、減經辦,推行“無否決權”服務機制,首問責任人“一對一”服務到底,負責解答、辦理或引導、轉辦有關業務科室,直至業務辦結,并向辦事企業群眾回饋結果。同時通過“打打分、評一評”方式了解企業群眾辦事體驗的滿意度。
“五全”模式實現服務“走得優”。“全網暢辦”,實行網廳受理、分類各級經辦。“全城通辦”。截至目前,開封市“全城通辦”受理5.93萬余件,業務量占比7.22%,位居全省前列。“全員精辦”。大力推行“綜合柜員制”經辦模式,社保經辦差錯率由原來的13%降到現在的零差錯,回退率由原來的8%減少到2.5%,辦理時長由原來的1.29天到現在的0.96天。“全面共享”。通過大數據云計算手段,定期與有關部門進行數據比對,大力推行網上自助認證,運用新冠肺炎疫苗注射、健康碼等動態數據等進行生存狀態比對。截至目前,全市23.6萬名領取社保待遇的人員中有20.4萬人實現“零認證”,占比達到86%以上。“全域覆蓋”。全市118個社區開通了社保業務辦理,接待群眾總人數46000人次,辦理業務24000件,打印22000人次。
用好“練兵比武”強技能,培育人社服務“排頭兵”
今年24歲的孫蔚然是開封市尉氏縣人社局的一名年輕的工作人員。今年6月,工作不到兩年的他代表尉氏縣人社系統參加了開封市人社系統業務技能練兵比武選拔賽,憑借在選拔賽中不俗的成績,他成功進入集訓隊伍備戰省級比賽,并最終入選參賽選手名單,代表市人社系統參加全省人社系統業務技能練兵比武決賽。在決賽中,開封市人社系統榮獲全省人社系統練兵比武決賽優秀團隊一等獎,他本人也獲得了省級“人社知識通”的榮譽稱號。
像孫蔚然這樣精通嫻熟于各項人社業務的人在開封市人社系統不勝枚舉,他是開封人社人的一個縮影。而能夠鍛煉出這樣一支業務嫻熟、服務優質的人社隊伍,離不開開封市人社局對練兵比武活動的重視和謀劃。正如和孫蔚然一同代表開封市人社系統參加全省決賽的蘭考縣桐鄉街道辦事處勞動保障中心工作人員趙利利所說:“參賽拿獎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要通過練兵比武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以更好的服務群眾。”
2019年練兵比武活動開展以來,開封市人社局提早謀劃部署,將練兵比武活動作為提升人社系統綜合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通過“學政策、鉆業務、強技能、優服務”,培養了一批人社“知識通”、業務“一口清”,并組隊連續4年進入全省人社系統業務技能練兵比武決賽。其中,2019年榮獲優秀團隊二等獎(全省并列第2名),2020年榮獲優秀團隊二等獎(全省第2名),2021年榮獲優秀團隊一等獎(全省第1名)。2022年,開封市人社局再次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榮獲“優秀團隊獎”中唯一的一等獎,成功衛冕!開封10名選手獲評省級“人社知識通”,占全省“人社知識通”總人數的三分之一。這充分展現了開封市人社系統業務技能練兵比武的顯著成效,夯實了人社系統行風建設基礎,提升了業務素質和為民服務能力。這也極大提振了全市人社系統干部職工為群眾辦實事的信心決心,凸顯了該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