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我每天早上來這個零工市場找活干,電動車放在這里充電,中午回到這里吃西瓜、喝綠豆湯,下午再去干活。在這里,我們能夠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溫暖的服務,我非常滿意。”近日,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田家村村民田繼成開心地說。
田繼成說的零工市場,是距離田家村10公里外的陽信縣零工市場。多年間,該縣務工人員自發形成了“路邊市場”“馬路市場”。為讓務工人員“退路進院”,陽信縣人社局于2019年謀劃建設公益性零工市場,并納入全縣民生實事重要內容。該縣投資80萬元,在務工人員最集中地段成立就業創業產業園,建設首家零工市場。目前,陽信縣共建設零工市場3處,日服務勞動者達1000余人次。
零工市場從基礎設施入手,設置洽談室、調解室、學習室等,室外安裝車棚、防雨罩,同時免費向勞動力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政策咨詢等就業服務。
在管理過程中,陽信縣逐步探索了“自治化+市場化”服務新模式。一方面,注重發揮務工人員主動性,管理人員建立專業微信群,由務工人員推選組長,定期發布零活用工信息,短時間內便可實現企業與零工有效對接。目前建立的微信群已囊括80余個不同行業和工種,進群人員達2000多人。另一方面,委托第三方人力資源機構,實施市場化管理。第三方研發零工求職招聘小程序,務工人員掃碼登錄,即可實現信息發布和崗位查詢,推動零工從在馬路上“等活”向手機上“刷活”轉變。
同時,陽信縣設立維權驛站,工作人員定期進駐零工市場,開展普法宣傳、協商調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聘請法律顧問,定期在零工市場開展法律講堂,講解法律知識。聯合縣信訪部門開展系列活動,幫助務工人員化解矛盾糾紛,處理拖薪個案。該縣人社局還會同縣工會等部門,定期開展送溫暖、送清涼等活動,讓務工人員感受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