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全市勞動合同簽訂率常年維持在90%以上,培育各級和諧勞動關系企業6320戶,建成勞動關系示范點2080個,42戶企業和6個園區被評為全國模范企業(園區)……近年來,重慶市積極應對多重挑戰,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取得明顯成效。
高站位“謀篇”聚合力
重慶全市共建立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構951個,實現區縣全覆蓋,鎮街、園區覆蓋率達70%。持續健全發展改革、市場監管、稅務等多部門協作機制,推動企業及經營者評優評先與和諧勞動關系創建相結合,和諧勞動關系企業認定結果與黨委政府表彰項目、誠信典型選樹條件等掛鉤。
高標準“布局”塑品牌
重慶市出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十四五”專項規劃,明確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的5大行動目標、8大重點任務和16條具體措施。制定和諧勞動關系企業評價規范地方標準,明確20大項、42小項評價指標和近200個評價點的具體創建內容;細化和諧企業評定管理辦法,構建縣域、園區、企業立體化評價體系。
重慶19個市級部門聯合建立AAA級和諧勞動關系企業激勵機制,落實誠信紅名單、綠色通道、稅收減免等40條聯合激勵措施。
高質量“落子”拓成效
重慶市全面完成國家級和諧勞動關系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任務,在勞動關系風險智能預警、集體協商、公共服務等領域形成5項經驗。建設九龍坡區、南岸區、兩江新區3個和諧勞動關系綜合試驗區,打造和諧勞動關系示范鎮。積極推進落地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完成7家試點平臺企業參保登記,覆蓋16萬人;出臺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網約車駕駛員權益維護配套文件,對30余戶重點平臺企業開展用工指導。
重慶市建成市級電子勞動合同公共服務系統,簽訂電子勞動合同20萬份。承辦全國第二屆城市工會集體協商競賽決賽,培育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3個、先進單位13個。建強市級和諧勞動關系專家庫、金牌勞動關系協調員、勞動關系宣講隊3支隊伍,建立川渝工資聯合價位發布、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發布、勞動關系風險協同處理三項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