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園集村金帝盛鞋廠,縫紉機轉動的聲音響個不停,工人們有的在搬運鞋幫成品和原材料,有的在加工皮鞋面,“80后”企業負責人梅丹丹正仔細檢查下線鞋子的質量,工廠內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
(資料圖片)
39歲的梅丹丹是澮南鎮園集村人。中學畢業后,他前往江蘇省昆山市務工,先后從事模具行業與制鞋行業,因為虛心好學,悉心鉆研業務,短短幾年,梅丹丹就成為企業管理人員。
2017年初,梅丹丹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這時,當地政府也多次邀請在外人士返鄉創業,雙方一拍即合。2017年4月,他創辦了五河縣澮南鎮金帝盛鞋幫廠。創業初期,他投資30多萬元,購買40多臺高頭縫紉機,提供就業崗位40余個,安排9名貧困人員從事制鞋工作,帶動周邊村組農戶就業。
“創業之初,鎮里就來走訪企業,幫忙招工。后來人社部門又把培訓班開到了生產車間,請來了專業老師幫我們排課,制定培訓計劃。”梅丹丹說,政府還采取多種方式幫企業宣傳、招工,并積極組織指導企業參加創業大賽。
創業后,梅丹丹邊干邊學,努力學習科學的管理方法;通過各種途徑籌措資金,逐步擴大生產規模,不斷改革創新營銷觀念。2021年,他本人被授予“安徽省優秀農民工”稱號。
去年,鞋廠要擴大生產規模,人社部門主動上門幫助企業,為企業在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找了一處3200平方米的新廠房,還給予房租減免政策。這讓梅丹丹十分感慨:“有事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家鄉的服務理念真的變了。”
近年來,五河縣通過搭建平臺、培育土壤、營造氛圍,大力實施返鄉創業工程,為返鄉創業者鋪就“歸雁”之路。
“我們依托五河縣中小企業產業園,建成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為返鄉入鄉創辦企業的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創業環境。”五河縣人社局副局長鈕姍姍說。
為幫助創業者解決資金難題,五河縣用貼息貸款、創業補貼等“真金白銀”,為返鄉創業者“加油”。2020年以來,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286萬元,扶持企業440多家。五河縣還把創業培訓作為工作重點,整合培訓資源,打造創業培訓品牌,每年根據創業者需求舉辦創業培訓班,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培訓工作。
五河縣在鄉鎮和社區設立創業申請專門窗口,推行“一站式”創業就業服務、限時辦結,為各類創業主體開辟創業“綠色通道”,將涉及創業的經辦服務事項下延到鄉鎮、社區。
五河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刁進元介紹,當地成立了推進返鄉入鄉創業領導小組,建立了一套由“公共場地+活動聚合+創業導師+創業培訓+物流服務+綜合服務”構成的六級孵化培育體系。
“凝聚政策合力,打造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才能讓返鄉創業青年回得來、留得住、干得好。僅去年一年,我縣就有近500人返鄉創業。”刁進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