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姜驛的蜜桃節又到了,帶著你家里的人,來我家趕蜜桃節吧。我曉得你是回民,不吃我們的東西,我會按你們的民族風俗安排你生活的。”近日,范朝義老人操著濃重的民族腔再次相邀,而我再次婉言謝絕了他的好意,心里卻暖暖的。
提起范朝義,我不禁想起我們初次相見的情景。
幾年前冬天的一個下午,我正專心辦理業務。“養老保險是在這兒辦嗎?”范朝義老人站在窗口前向我咨詢。得到肯定答復后,他喜出望外地從挎包里掏出一堆人民幣,放在我的辦公桌上說:“我以前是縣建筑公司的,后來公司解散,我就下崗回家了。這里一共有兩萬塊錢,你給我辦理一下養老保險。”
(資料圖片)
“我這里只是辦理參加養老保險業務,繳費要到稅務部門去辦理。”我詳細給他講清辦理養老保險的流程。
“我年紀大了,也不知怎么弄。要不你幫我代繳一下,我還要趕最后一趟渡船回家。”老人說著便把兩萬元錢遞給我。我真想不到老人這樣毫無防備之心,與我初次見面就放心將這么多錢交到我手上。
“家里人怎么不陪您來?”我問。
“孩子都反對,他們認為這是騙人的。國家怎么會騙我們老百姓。今天我是背著孩子們偷偷來的。”
“政策是真的,是黨和國家為了解決以前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的集體企業解散人員而專門制定的一項惠民政策。”我又詳細給老人講解了相關政策。老人連連點頭說:“我相信你們,相信國家不會騙我。”
我查閱了老人的檔案資料,計算出老人應補繳的金額。之后,我和領導請了假,帶著老人到相關部門辦理手續。
領到養老金的那個月,范朝義老人特意打電話給我,語氣高興得像個孩子。他邀請我到他家去做客,感謝我幫助了他。之后,每逢一些節日,我都會收到范朝義老人的邀請。
我只是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傳落實到群眾中,卻得到了群眾的肯定和感激,我的內心也充滿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