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長安凱程旗下誠意之作“長安新皮卡”全球首發亮相。貫穿式燈帶、大尺寸倒梯形進氣格柵硬朗霸氣,2.0T藍鯨發動機連續5年蟬聯“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
近年來,重慶空港工業園區堅持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狠抓傳統制造業項目數字化轉型,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同時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企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堅實。
抓智能化制造
引導項目轉型升級
重慶恒偉林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位于重慶空港工業園區,是中國一流的汽車橡膠零部件制造企業,今年被認定為市級數字化車間。
“數字化主要體現在我們的生產設備管理上。”恒偉林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的生產設備自有一套管理系統,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功能是設備知識庫管理,也就是將設備的巡檢、點檢、保養以及維修的情況整理收納到系統中,根據需要可隨時“翻閱”。
該負責人舉例說:“假如生產設備出現故障,可能是漏油、電不通等,每個問題都對應一個代碼。維修人員一樣樣排查的話不僅費時間而且難度很大。通過知識庫,只需要搜索代碼就能查到設備問題所在,從而找到解決辦法。”
據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園區引導凱嘉等3家企業投建自動化生產線、迅昌等20家企業申報市級數字化車間,嘉泰、恒偉林等6家企業成功獲批。截至目前,園區內共有“數字化車間”19個、“智能工廠”1個。
面對日益上漲的人工成本和市場對產品日益精細化的需求,“加智慧”已然成為傳統制造業企業實現華麗轉身的重要途徑。
重慶云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通過大刀闊斧的技改,建成兩條自動化生產線(“機油泵總成一體式裝配測試與加工數字化車間”和“真空泵裝配數字化車間”2個數字化車間),從傳統制造企業順利轉型為研發制造汽車真空泵總成、機油泵總成、水泵總成的高新技術型民營企業,還有望申報“智能工廠”。
接下來,園區還將推進雙英、旺林等重點技改項目20個以上,推廣數字化裝備普及20個以上,助力一批項目智能化改造,助推15家企業“上云上平臺”。
科技創新引領
做優做強“專精特新”
近日,重慶阿泰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又有大動作:該公司自主研發的PLC可編程控制器進入測試階段。
阿泰可是國內環境可靠性試驗設備上市公司及方案服務商,大到飛機火箭、小到手機電池,阿泰可都可以提供試驗設備及服務。
控制器就是試驗設備的大腦。幾年前,阿泰可就計劃研發自己的控制器,公司技術負責人表示,“傳統的設備控制器都來自于歐洲廠商,只有當對方設置了某種功能,我們才有可能在此基礎上拓展,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們相關行業的發展。”
據其介紹,目前控制器研發已進入尾聲,將在性能、成本等方面實現巨大跨越。“我們為控制器疊加了人工智能、大數據、車聯網在線升級等技術,設備會變得‘更聰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今年,在重慶空港工業園區的推動和支持下,阿泰可成功入選市級“專精特新”企業,或將成為園區繼再升科技后孕育出的又一上市企業。
重慶空港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園區共有37家企業被評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飛龍江利、南方英特、萬向數智、恒偉林、天箭、天實精工、海特排氣、摩西機器人8家企業上榜國家工信部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當好“店小二”
解決企業后顧之憂
近年來,重慶空港工業園區在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用心用情做好企業技術改造、成果轉化、上市培育等服務工作,當好為園區內數百家企業精心服務的“店小二”。
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因通道出口不能滿足產品物流需求,遲遲未能決定投建二期項目,重慶空港工業園區了解情況后,立即協助企業解決增開廠區出口問題,通過組織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城管局、區交警支隊等多部門會商,打通增開廠區出口渠道,為企業解決后顧之憂。
“我們將持續發揚‘店小二’服務精神,在積極做好水電氣訊等生產要素服務的同時,重點化解資金、土地、勞動力等要素保障問題。”重慶空港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說。
具體來說,今年下半年計劃協助10余家研發類企業、20余家涉外企業爭取研發費用增值稅抵扣等各類優惠政策,促進企業“輕裝上陣”。
支持潤澤醫藥、鴿牌線纜等企業研發成果轉化、產品上市推廣,助力萬向數智、天海雪城等5家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
深化銀企對接,引導金融機構靠前服務、特事特辦,助力10家企業申請信用貸、上市貸,為企業經營生產、項目建設、技改擴能提供金融支持。(楊敏 陳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