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彭嗎?我叫王珊,是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社保所專職從事就業指導和幫扶的工作人員,我通過人力資源數據庫了解到你正在找工作,我這邊可以為你找工作提供幫助……”上個月初,王珊在“人力資源數據庫”系統中發現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應屆畢業生小彭正在找工作,她馬上撥去了電話。
作為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工作人員,王珊每天都會登錄“重慶智慧人社”一體化平臺、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求職登記系統、“大渡口就業”微信公眾號、自助求職服務一體機等智能化平臺,查詢轄區人員的就失業情況、求職情況,并通過電話調查、入戶走訪的方式收集整理求職人員臺賬,將就業幫扶政策精準推送給轄區有就業需求的人員。
“真的很感謝王老師的幫助,我很滿意您推薦的工作!”前不久,小彭告訴王珊,他現在上班時間相對固定,每月工資有4000元左右。
王珊提到的“人力資源信息庫”,其實是重慶為全面提升就業服務質量,探索實施的“一庫四聯盟”就業服務機制改革中的“一庫”,而“四聯盟”則分別指就業服務聯盟、培訓聯盟、創業聯盟和人力資本聯盟。
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人社部門已建立起集“大統籌、大數據、大平臺”為一體的就業服務體系。
據透露,目前,重慶已建立擁有2100多萬勞動力的人力資源信息庫,并分類建設專項信息庫,多維度、多層次進行數據統計,為開展就業形勢分析、政策研究制定、服務質量提升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同時,實時共享社保參保、就失業登記、就業政策辦理等內部信息,定期交換市場監管、公安、統計、教育、鄉村振興等外部門數據,實現人員信息自動更新。
此外,為促進“一庫”數據與“四聯盟”資源有效銜接,做到線上線下“齊頭并進”,在線下,重慶對有就業意愿的,開展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推薦至少3個針對性就業崗位;對有培訓需求的,推介至少3個培訓課程或項目;對有創業需求的,提供創業培訓、開業指導、融資服務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對通過市場渠道確實難以實現就業的,通過公益性崗位予以托底安置。
在線上,則通過發揮“重慶智能就業”招聘、培訓、創業、政策經辦4大系統作用,推動“人找政策”“人找服務”向“政策找人”“服務找人”轉變。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市智能推送崗位、培訓信息8.7萬條,受理政策經辦67.3萬人次。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深入推進“一庫四聯盟”工作,充分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實現精準對接,為服務對象提供全方位、精準化、智能化的就業創業服務,促進就業創業服務資源共享、互聯互通,提升服務效能,以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助力就業工作高質量發展。(記者 黃喬 實習生 譚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