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安技師學院作為隸屬于中央企業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的技工院校,聚焦裝備制造領域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不斷創新培養理念、優化路徑,目前已形成較為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和融合企業型學徒制的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緊盯崗位需求
精準化設計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
(資料圖片)
專業培養目標的精準定位是人才培養的關鍵。
隸屬于中央企業的辦學背景,使得西安技師學院在專業建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學院開展的崗位群調研,能夠讓學院快速了解產業升級對人才的需求情況,精準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形成“產業鏈-崗位群-專業群-典型工作任務-課程體系”緊密鏈接的格局,并通過閉環動態調整機制促進專業群緊跟產業升級,確保專業可持續發展。
在課程體系構建上,西安技師學院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工學一體化課程開發流程為基本路徑,在充分分析崗位典型任務與職業功能的基礎上,構建工學一體化課程體系。60多年來,學院一直在堅守和傳承經典的技工教育模式,在每一個重點專業建有與企業緊密對接的生產性實訓中心,按照工業標準規劃和布置教學設備,打造真實的全職場化實訓工位。在教學中,學院通過任務驅動組織教學,真正實現了“工學一體、做學合一”的培養理念。
結合培養規律
精細化融入教學管理全過程
精準設計的培養目標與課程體系為人才培養確定了方向,而高質量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關鍵在于高質量的教學組織與實施。西安技師學院將企業的精益管理思想融入教學管理中,推行教學過程精細化管理模式,提高了教學效能,從而確保教學質量。
在教學執行計劃編制環節,學院引入精益思想中的“識別價值流”理念,對教學進程制定、師資匹配、教學資源供應等方面進行“價值流”識別,甄別并消除一些“過度教育”的課程計劃(課時)、冗余的教學耗材等,實現了教學資源價值轉換的最大化,讓有限的教學資源流動起來,提高利用率,持續創造價值。在教學實施中,按照“精、準、細、嚴”的要求,全員、全過程、全要素實施精細化管理,在備課、授課、教學現場等全過程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在每一個教學細節上力求精益求精,把小事做細、細事作精,通過“點、線、面、體”的推進路線,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同時,通過顧客(企業、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評價反饋,持續不斷地對課程標準、教學環境、師資及教學資源進行持續優化與改善。
學院通過精細化管理,教學流程得到了優化和改進,降低了過程中的浪費,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學管理工作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尊重個體發展
精心化服務促進高質量就業
高質量就業是實現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西安技師學院以“精準就業”為方針,尊重學生個體發展,與企業崗位需求精準匹配。
做好精準就業首先需要開發對口企業。針對專業群主要就業領域為省內裝備制造業企業的特點,西安技師學院發起成立了由80余家行業引領企業組成的校企聯盟,開展校企深度合作。通過搭建就業網絡,將就業單位分層、分類梳理管理,與專業群相匹配,實現精準就業。學院2021屆畢業生實現去向落實率98%,專業對口率92%,畢業生在合作企業就業人數占畢業生總人數的85%,實現了校企雙贏。
學院精心服務學生,全過程開展就業指導。就業前,有計劃開展畢業生就業指導,解決學生在求職中的“信息慌、前途迷、技能忘”等問題;建立困難就業群體臺賬,提前做好精準幫扶準備。在就業服務過程中,學院集中組織學生前往意向企業參觀考察,深入了解后雙方達成簽約意向,確保學生“招進去、留下來、發展長”的就業穩定性。學生就業后,學院時刻關注學生在企業工作的動向,定期前往企業回訪、慰問學生;針對困難群體情況,為學生申請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學院還時刻關注“慢就業”學生,采用“一人一檔”的跟蹤服務方式,達到“就業清零”的工作目標。
西安技師學院每年從畢業后半年開始對畢業生持續跟蹤調研,近3屆畢業生就業滿意度和穩定性持續提高。學院在對2021屆機電類專業畢業生開展的抽樣調研中發現,學生畢業一年后就業率為95%,基本呈穩定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