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世界動態:打造“一縣一品”講好品牌故事

2021-07-28 06:06:55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2020年4月,“孝感米酒師”在生產線上生產米酒。


(資料圖)

▲2021年4月,“蘄艾艾灸師”在進行教學培訓。

▲2022年4月,“新洲建筑工”在施工。

▲2022年1月,“仙桃鱔農”在交易黃鱔。

▲2022年4月,“曾都焊匠”在進行學徒制培訓。

▲2022年7月,“潛江裁縫”在進行裁剪培訓。

▲2021年4月,“恩施茶藝師”舉辦致敬英雄城市品茗周活動。

近日,湖北省人社廳認定“湖北省第四批十大勞務品牌”,10個品牌從業人員達128.6萬人,勞務品牌直接關聯企業14483個,年產值達2930.6億元。

近年來,湖北省將勞務品牌轉化為“促進就業、返鄉創業、特色產業、招商引資、城鄉發展”五張名片,全省涌現出184個勞務品牌,實現“一縣一品”的創建格局,相關從業人員超過400萬人,為服務縣域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新洲建筑工”撐起三個民營500強企業

“新洲人憑借‘一把泥刀走天下’,得到建筑市場的好評。去年,新洲七建、八建、十建等三個建筑公司入圍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武漢市新洲區就業部門負責人鐘新明介紹,“我們常年開展相關培訓,為企業一對一招工,‘新洲建筑工’達到17萬人的規模。”

近年來,新洲區人社局遵循“培育品牌促就業、扶持企業穩就業、幫扶創業帶就業”的理念,全力做好“新洲建筑工”勞務品牌創建、培育、服務工作。目前,新洲區已形成集建筑施工、裝飾工程、設計咨詢為一體的產業鏈,全區二級以上施工總承包建筑企業165家,三級施工總承包企業232家。新洲區連續多年實現建筑年產值突破千億元、稅收超20億元,年均帶動15萬人就業,工人人均年收入約10萬元。新洲區被原建設部授予“建筑之鄉”的美譽,辛沖鎮被授予“魯班鎮”的稱號。

龍蝦工和裁縫帶火潛江城

“潛江龍蝦工”“潛江裁縫”是潛江市打造出的兩個知名勞務品牌。目前,潛江市戶籍人口99.28萬人,兩個勞務品牌從業人員達30.2萬人,年創直接產值452億元。

“潛江龍蝦,世界共享”,全市20萬名龍蝦工把潛江打造成了名副其實的小龍蝦之城。近年來,潛江有了“中國小龍蝦之鄉”“中國小龍蝦加工出口第一市”的美譽,“潛江油燜大蝦”入選中國烹飪協會“中國名菜”名單,“潛江龍蝦工”被認定為“湖北省第三批十大勞務品牌”、最受全國網民關注的勞務品牌之一。潛江龍蝦年產值335億元,關聯產值達600億元。如今,每到小龍蝦上市季節,潛江全城就會刮起一股“紅色風暴”。

“編織人間美,裁縫天下衣”,“潛江裁縫”是潛江的另一張靚麗名片。“潛江裁縫”擁有“看體裁衣”和“一刀剪”的高超技能,創造了“一把尺子丈量南北、一把剪子奔波東西、一腔實誠裁縫天下衣”的佳話。今年上半年,“潛江裁縫”榮獲“湖北省第四批十大勞務品牌”,從業人員達10.2萬人,支撐起全市30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用工所需,服裝產業年產值達117億元。潛江市依托“潛江裁縫”勞務品牌資源,出臺了“一總部、一核心、三基地”的服裝產業規劃,目前,招商引資進行得如火如荼。

三代“仙桃鱔農”接力養好一種魚

“24年前的春天,擔任村支書的爺爺在稻田里埋下10口網箱,號召村兩委干部、黨員帶頭,開挖100多口網箱,養起了黃鱔。”說起自己成為一名“仙桃鱔農”的經歷,來自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的陳奧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爺爺的腦洞大,父親的腦洞更大。”陳奧回憶,早些年,黃鱔苗種一直依賴野生捕撈,鄉親們集中在六七月進苗,損耗大、成活難。面對這一難題,他的父親開創了“溫室大棚流水囤苗”技術,把黃鱔進苗時間提前到4月,延長了黃鱔生長時間,降低了養殖成本。

今年春天,陳奧從武漢返鄉,接過父親的接力棒,成為“鱔三代”。陳奧進一步完善黃鱔銷售電商體系,優化產銷全流程,推行綠色養殖……村里的黃鱔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

目前,黃鱔產業已成為仙桃市農業的主導產業,僅張溝鎮就有鱔農14000人。2021年,仙桃黃鱔產業產值達30億元,仙桃市被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中國黃鱔之都”的稱號。今年3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和市發改委共同編制的“中價·仙桃黃鱔價格指數”正式對外發布。

四個勞務品牌助力“千年銅都”轉型升級

“我們市的‘大冶殷祖古建師’獲評‘省十大勞務品牌’,‘大冶小紅繡娘’勞務品牌的作品《星云之夢》被天宮二號帶上太空,‘大冶尹解元石雕匠’參與了G20杭州峰會石雕景觀的設計和施工,‘大冶金牛商’返鄉創業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說起大冶市的勞務品牌創建情況,大冶市人社局局長黃朝海很自豪。

近年來,“千年銅都”大冶市遇到資源枯竭的發展瓶頸。當地創新理念,以培育勞務品牌帶動勞務經濟,以發展勞務經濟構建產業高地,推動鄉村振興和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取得良好成效。

目前,大冶市比較成熟的知名勞務品牌共有4個。其中,“大冶殷祖古建師”榮獲“湖北省第四批十大勞務品牌”;今年,“大冶金牛商”“大冶小紅繡娘”“大冶尹解元石雕匠”被納入湖北省重點勞務品牌庫。這4個勞務品牌直接帶動就業28萬人,累計培訓從業人員12萬人,年勞務收入達270余億元,直接關聯產業鏈產值達1700余億元。

一群“監利玻鋁商”建起一個產業園

“‘監利玻鋁商’的故事,就是一群手拿玻璃刀的監利人艱苦創業、持續奮斗、創造產業神話的故事。”監利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陽書成介紹。

改革開放初期,以監利縣龔場、網市兩鄉鎮外出打工農民為主的玻鋁工,靠“一把玻璃刀”,以劃玻璃做鋁合金門窗為生,從手工作坊干起,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將一個個夫妻店、父子店、兄弟店從當地開到五湖四海,生意越做越紅火。

從零售到批發,從開店到辦加工廠,從玻鋁工到商界翹楚,監利玻鋁商的名頭越來越響。目前,監利已形成一支數以十萬人計的“監利玻鋁大軍”,其中的一些佼佼者還把玻鋁賣到東南亞、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

2017年,一些“監利玻鋁商”返鄉創業,創辦了華中玻鋁產業園。如今,園區已成為監利市招商引資、推進產業集群發展的重點支柱工程、省級重點建設項目,也是監利市打造千億級示范產業園的重點工業項目。截至2022年上半年,園區簽約項目96個,其中,投產41家,在建16家,簽約待建39家。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廠房建筑面積累計超過50萬平方米,規模以上企業達22家。

“蘄春艾灸師”圓夢鄉村振興

“蘄春艾灸師”是蘄春縣打造的知名勞務品牌。近年來,蘄春縣堅持就業導向,將勞務品牌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機結合,通過技能培訓帶動脫貧人口、農村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實現就業增收,致富之路越走越寬。

現住大屋新村的梅正清,曾是大山深處的五保戶。扶貧搬遷后,梅正清住上了新房,還通過人社部門的技能培訓創辦了一家艾灸館。

在蘄春,像梅正清這樣憑借艾灸技能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農村脫貧人員有5000多人。一大批貧困人員通過艾灸產業實現脫貧增收,更有許多年輕人在家門口靠這一技之長實現就業創業,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截至目前,“蘄春艾灸師”勞務品牌帶動全產業鏈就業創業累計達近30萬人,催生電商企業1000多家(含網絡銷售),帶動銷售蘄春艾灸產品2.3億元。“蘄春艾灸師”平均月收入達6500元左右,年創造勞務經濟收入90億元。

關鍵詞: 從業人員 招商引資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