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您好,您本次治療工傷的費用合計26793.3元,已由臨平區人社局完成結算,費用已結清,您可以辦理出院手續了。”日前,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第一人民醫院的病床上,工傷職工小林收到了院方的上述提醒。“不可能吧,我們公司告知我要先自行墊付治療費用,再去報銷工傷待遇的。”面對意外的“驚喜”,小林剛開始有些不相信。聽完解釋后,他面露笑容,由衷贊嘆:“人社部門推出的工傷‘一件事’業務真是為我解了憂愁!”
6月17日,小林在公司搬運重物時大腿受傷,被送至臨平區第一人民醫院治療,公司于6月29日向區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按照以往程序,治療費用要由公司、職工先墊付,并帶材料去申請報銷,費用到賬至少還得等2個月,真沒想到這次會這么快。”公司經辦人員在知悉情況后,也為省了墊付、報銷環節而欣喜。
為推進工傷業務的簡化辦、快速辦,臨平區人社局從今年2月啟動了工傷“一件事”改革項目,并新設“工傷綜合專窗”,推出工傷“快認定、快結算、快支付”全鏈條辦理模式,著力實現工傷待遇“快結算、快支付”。“我們這項改革就是體現一個‘快’字,讓工傷職工在出院前即完成工傷認定全流程,并且通過聯網結算系統將工傷信息反饋至醫院,醫院確認后即完成實時結算。”區人社局項目負責人表示,工傷“一件事”將經辦時間從原先90天壓縮到30天左右,有效緩解了工傷人員、用人單位墊資壓力,并一舉簡化了職工、用人單位、醫院和人社部門四方辦事程序,提升了全流程經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