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靠前發力、適當加力,連續出臺實施“穩經濟35條”“助企紓困15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經濟運行回穩向好,高質量發展邁向新征程。
趨勢強、結構優、動能足: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以來,我市不斷夯實實體經濟發展根基,助企紓困各項政策落地顯效,經濟運行亮點紛呈,穩增長態勢進一步增強,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新業態加速形成,經濟逐季向好回升。
穩增長態勢增強。今年以來,全市認真落實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先后出臺“助企紓困15條”“穩經濟35條”“促進服務業恢復發展40條”“穩就業14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穩經濟大盤政策效果顯現,地區總產出指標增速回升。二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比一季度加快0.6個百分點,快于全國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排位比一季度提升了11位。積極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全年共安排重點建設項目452個,總投資1.17萬億元,年度投資2158億元,穩投資成效初顯,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8%,制造業投資增長1.0%,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實施“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策略,做好企業服務,助推企業復產復工,工業生產逐月向好,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比5月份和4月份分別回升8.6個和10.1個百分點。援企穩崗取得積極成效,上半年實現新增就業17.95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的51.3%。
結構持續優化。現代服務業快速增長,1至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0%,其中新服務增長11.6%,生產性服務業增長19.7%,分別快于規模以上服務業3.6個和11.7個百分點。重點產業鏈引領工業轉型升級,12條重點產業鏈在鏈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合計增長1.0%,快于全市工業平均水平,占比達到76.5%,比一季度提高0.9個百分點。盡管消費增長受到疫情擾動,但消費升級的態勢仍在持續,在促消費新舉措激勵下,居民升級類和新興消費保持較快增長。
創新動能強勁。錨定制造業立市,以重點產業鏈為抓手,著力補鏈、強鏈、延鏈,引導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先進制造業增長較快,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4.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23.8%。新興產業投資持續快速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4%,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9.5%和14.3%。重點產業鏈快速增長,上半年,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企業累計實現產值180.13億元,同比增長18.5%。高質量項目儲備充足,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簽約項目總計136個,總投資額約849億元人民幣,為新動能持續發展引入“源頭活水”。
開放動能彰顯。為提高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活力,有關部門先后從5個方面出臺19項措施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從10個方面制定出臺30項工作措施促進外貿保穩提質,開放型經濟在全市穩經濟大盤中發揮關鍵性作用。上半年,全市口岸進出口總值達到9381.5億元,同比增長21.9%,位列全國口岸第6位。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4069.6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外貿出口連續6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累計出口總值達到1858億元,同比增長6.8%。1至5月,全市實際直接利用外資額34.1億美元,同比增長40.2%,連續4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為外貿出口賦能,口岸RCEP項下享惠進口貨值月平均增長79%,進口企業享受關稅減讓月均增長160%。
提信心、挖潛力、激活力:全面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下半年是推動全市經濟運行持續回穩向好的關鍵期,直接影響全年經濟增速目標的實現、天津在全國經濟增長中的排位以及投資者對天津經濟的信心。全市上下要深入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凝聚共識、擰緊“發條”,抓住經濟恢復重要窗口期,堅持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進一步鞏固經濟回穩向好的良好態勢,全面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穩預期提信心。信心比黃金珍貴,要通過穩預期來提振信心。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把“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各項要求細致扎實落到位,科學防控、精準防控。以政策的確定性應對環境不確定性,精準幫扶企業達產,全力支持企業發展。加快補短板、調結構、惠民生重大項目建設,以政府投資帶動民間投資“活水”涌流。應出盡出促消費政策,辦好海河國際消費季,加快線上線下消費融合,不斷提升城市“煙火氣”,提振市民消費信心。
強根基挖潛力。持續推動智能科技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增效升級,筑牢制造業立市發展根基。依托創新資源集聚優勢,挖掘新的產業機遇,塑造發展新引擎。把握5G場景應用進入產業爆發前夜的機遇,推動信創+新能源汽車融合發展,圍繞新能源汽車作為5G時代核心載體平臺,構建完善的產業生態。抓住我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實施的產業新機遇,大力培育壯大生物經濟產業。培育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推進產業經濟智能升級。
促開放激活力。充分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優勢,推進更高水平的開放,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加大制度型開放力度,建設制度開放先行示范區,對標對接世界最高開放水平地區的市場監管模式與規則推進制度改革,在示范區內形成與國際貿易和投資通行規則相銜接的、規范透明的、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事在人為,關鍵在于信心。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強調,天津“仍然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優勢疊加的歷史窗口期,處于轉型升級的決戰決勝期、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爭先進位期”,全市上下要凝心聚力,踔厲奮發,推動天津經濟全面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以更好的工作成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