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職業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有多大?近日,一項采訪了2072名00后的調查顯示,在選擇工作時,73.5%的受訪者主要考慮薪資待遇,61.1%的人更加關注行業前景。92.7%的受訪者對新職業有興趣,其中37.4%的受訪者非常有興趣。
新職業受到00后青睞,既反映了我國產業多元化拓展了就業選擇的空間,也展現了年輕人積極開放、包容性強、追求新鮮事物的求職特點。新職業的出現,帶來更多新崗位、新機會,為00后提供更多可能。00后不再拘泥于所謂的“鐵飯碗”,不再人為地將行業分為三六九等,而是認定只要自己付出辛勞就能獲得社會認可、得到相應回報。新職業自然成為一種選擇。
新職業受到00后青睞,離不開更加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卡路里規劃師、電子競技運營師、直播銷售員、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導師……一些新職業在過去或許會被貼上“不務正業”的標簽,如今已然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認證”。前不久,人社部等三部門發布了18個新職業,包括易貨師、調飲師、電子數據取證分析師、碳排放管理員等。這些隨著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廣泛應用而產生的富有時代感的新職業,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不丟人”“更自由”“喜歡就好”,打破束縛的就業理念和價值追求,使得00后有了實現人生價值的更大空間,有了發揮專長的更大舞臺。
新職業是新生事物,其發展中不可避免會面臨一些“成長中的煩惱”。讓年輕人安心從事新職業,離不開政策等保駕護航。持續增強對新職業的規范引導、政策幫扶,為年輕人創造寬松、便利的就業創業環境,方能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增強創新活力。另外,在技能培訓方面,應當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動手實踐、指導幫扶等融為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盡量讓相關內容灌注于他們創業全過程。在配套服務方面,落實落細社會保障、勞動報酬等保障措施,維護好新職業從業者的合法權益,讓他們在新職業的“風口”上自由翱翔。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新時代的新青年,在就業創業的舞臺上大有可為。只要踏踏實實努力,不斷錘煉技能、提升自身能力,定能在新職業的賽道上放飛青春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