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產業集群發展效應加快顯現 存量樓宇將成發展“主陣地”

2021-07-21 08:37:36 來源:重慶日報

居民小區里,竟然“藏著”一個“高大上”的數字經濟產業園。這樣的事,就發生在巴南區蓮花街道云水苑小區。

今年,巴南區利用該小區1.8萬平方米閑置樓宇,打造了云水苑數字經濟產業園。自6月16日正式掛牌以來,這里已入駐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等領域的數字經濟企業10多家。

以存量樓宇為載體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以下簡稱軟件產業),巴南絕非個案。日前,重慶啟動實施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利用存量樓宇發展軟件產業,加快形成中心城區全域發展、中小軟件企業“滿天星”發展態勢,到2025年,使全市軟件產業發展整體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隨著“滿天星”行動計劃啟動,重慶軟件產業的發展模式也進入了“2.0版”。

重點園區帶動

產業集群發展效應加快顯現

7月12日晚上11點,位于南岸區的重慶軟件園D區(重慶數字文創產業園),鱗次櫛比的寫字樓里依舊燈火通明。

重慶軟件園董事長杜婷婷介紹,該園區于2019年9月開園,截至2022年6月末,已建成核心載體面積50萬平方米,集聚軟件企業3000多家,軟件從業人員達到3萬人。

軟件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智能化時代的基礎產業。要做大做強軟件產業,打造優質產業載體是基礎。重慶軟件園,正是重慶發展軟件產業的重要載體之一。

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打造全市軟件產業集約發展的載體,2020年至2021年,重慶陸續認定了兩江軟件園、重慶軟件園等4家綜合型市級軟件園及重慶高新軟件園等3家特色型市級軟件園。由此,重慶軟件產業初步形成了“綜合型+特色型”產業園區發展模式。到2021年末,全市重點軟件園區已建成產業載體面積超700萬平方米,2021年重點軟件產業園區(含部分未認定園區)收入超2000億元,占全市軟件業務收入的80%以上。

在重點軟件園區的帶動下,重慶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效應加快顯現,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數據顯示,2022年1-5月,全市實現軟件業務收入934.8億元,列全國第8位,同比增長16.5%;截至2021年底,全市納入運行監測統計的軟件企業超過2300家,其中,規上軟件企業超過400家,軟件從業人員共計超過22萬人。

轉變發展模式

存量樓宇將成發展“主陣地”

“盡管如此,相對于北京、深圳、上海、南京、杭州等軟件產業發達城市,重慶軟件產業無論在軟件業務收入、從業人員數量還是龍頭企業數量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坦言。

面對差距,如何奮起直追?重慶亮出的解決方案是:實施“滿天星”行動計劃。

日前,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2022—2025年)》,明確了“滿天星”行動計劃的目標:到2025年,新增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上萬家,新增從業人員20萬人,新增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業務收入1000億元,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

按照計劃,中心城區各區(包括兩江新區、重慶經開區、重慶高新區,下同)將利用存量樓宇加速集聚軟件企業和人才,打造一批集約化、特色化、現代化軟件產業集群。到2025年,實現使用存量樓宇面積200萬平方米。

目前,中心城區各區已經迅速行動起來,成立了軟件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統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對各自轄區的存量閑置樓宇進行全面摸底。來自市經濟信息委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中心城區各區排查出適合發展軟件產業且政府可以收儲的存量樓宇共計近300萬平方米。

后續,中心城區各區將建立存量樓宇臺賬,出臺利用存量樓宇發展軟件產業的配套措施,加快實施收儲改造,打造適合讓中小軟件企業入駐的樓宇載體空間。

“今后,中心城區就是一個超大軟件園,而分散在中心城區各區的一棟棟樓宇,就是匯聚在這個軟件園并讓其發光的一顆顆‘星星’。”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說,重慶正在將過去的“綜合型+特色型”產業園區發展模式,轉變為利用存量樓宇發展軟件產業的新模式。

為啥要轉變,新模式有何優勢?其一,可以實現存量樓宇資源集約化利用,有效盤活存量樓宇。其二,軟件產業是樓宇經濟,商業樓宇既有創新創業氣氛,又有品質生活氣息,是發展軟件產業的好載體。

其三,新建軟件產業園區存在可用土地越來越少、建設周期長等問題。而將存量樓宇改造成適合產業發展的載體,可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快速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加快重慶追趕軟件產業發達城市的步伐。

狠抓人才引育

破除軟件業發展最大瓶頸

不過,僅憑這些優勢,還遠不能實現“滿天星”行動計劃確立的目標。如果無法吸引來大量“鳳凰”在這些存量樓宇“筑巢”,一切都是空談。

在杜婷婷看來,最關鍵的是要解決企業招人難的問題。她認為,人才是影響軟件企業是否到一個城市落地的最重要因素,而重慶發展軟件業面臨的最大瓶頸,恰恰是企業很難招到人才。

以重慶軟件園為例,很多軟件企業在落戶該園區前,都曾因擔心招不到合適的人才而舉棋不定。為把這些企業吸引過來,杜婷婷不得不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從國內外四處為企業找人才。“不過,這種事做起來太難,能否做好取決于運營團隊的能力和資源。就整個重慶而言,要解決軟件企業的人才問題,還得通過政策激勵等措施打造對人才有吸引力的生態環境。”她說。

“人才是發展軟件產業的第一資源。”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重慶將從引才、育才兩方面入手,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體系,著力營造有利于人才聚集的“小氣候”。

一方面,重慶將鼓勵中心城區出臺落戶購房、子女教育、社保醫療、一次性獎勵等專項人才政策,建立以軟件和信息服務人才年薪收入為標準的評價體系,營造“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的良好人才環境;另一方面,將大力推進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產教融合,鼓勵高校聯合科研院所、企業、培訓機構等共同加強高層次軟件產業人才培養。

除了抓人才,重慶還準備了不少吸引軟件企業進駐的措施。如,將存量樓宇改造成企業可以“拎包入住”的空間,并給予新入駐企業租金減免、購房裝修補助、網絡通訊補助等優惠政策;推行“一樓一策”精準招商,“抓大不放小”,集中資源扶持一批軟件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掛牌上市企業,促進企業成群、產業成鏈;引入專業化、職業化樓宇園區運營管理團隊,提升樓宇招商引資、企業服務、運營管理等能力,打造優質創新創業生態;以場景應用育企業、帶產業等。

目前,中心城區各區已行動起來。如,兩江新區正加快制定出臺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政策,擬從減租免租、技術研發創新、軟件人才引育等方面給予軟件企業專項扶持;渝中區已草擬了《渝中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滿天星”行動計劃(2022—2025年)(征求意見稿)》,細化落實重慶“滿天星”行動計劃的政策措施;巴南區擬出臺《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十條政策》《推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工作方案》等。(本報記者 黃光紅)

關鍵詞: 產業集群發展效應加快顯現 存量樓宇將成發展主陣地 重慶軟件產業 滿天星行動計劃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