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5日,恰逢第八個世界青年技能日,由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廣州市總工會聯合主辦,廣州市職業技術教育研究院(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廣州)研究中心)承辦,廣州市交通技師學院協辦的“廣東技工”工程羊城行動——“羊城工匠杯”2022年廣州市技工院校創業創新大賽決賽正式開賽。本次大賽主題為“技能創未來,一起更精彩!”以實際行動響應世界青年技能日“技能就業 技能成才”的號召,引領激勵廣大青年勞動者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資料圖)
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籌備,在各校層層選拔和培育下,本屆大賽決賽共有18所技工院校133個創業創新項目500多名師生采用線上方式進行展示與答辯。決賽包括師生創新設計賽、學生創業創新賽兩個項目。其中,師生創新設計賽分為工程技術類和文化商貿類兩個類別。決賽現場,選手遠程在線展示,在10分鐘內通過實物、視頻、講解等多種方式向評委推介自己的作品,并進行答辯。本屆大賽創新作品十分豐富,內容涵蓋智能制造、紅色文化、生活發明、服裝創意、微電影、動漫設計、課程思政等多個領域,充分體現技術創新、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教學革新等理念。
學生創業創新賽今天舉行了文本評審,16日將進行路演答辯。本屆大賽創業創新項目參照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大賽項目評審標準,從商業價值、創新精神、團隊能力、社會效益等方面進行評價。從參賽作品提交的文本來看,涌現了眾多對接新產業、新技術以及部分在校園周邊成功應用的創業項目,具有較高創新水平和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緊密對接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發展
隨著廣州市技工院校緊密對接新興產業,深化產教融合,大賽的作品涌現了眾多對接新產業、新技術的項目。如無人駕駛、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新智能作品,無人現場交通指揮員、智能水上救援機器人、外接式遠程遙控門鎖控制裝置、漂浮式水上光伏電站、防誤踩油門智能控制系統、企業實踐管理系統等。我們還看到,有些項目關注了民生改善,有大健康產業的智能診斷、新零售業態的便民服務、新消費品牌等。如:智能手部消毒器、戰疫利器、平行式紅外線經絡治療儀、“智護小伴”養老服務機器人、智能功夫茶具等,體現了技工院校培養服務社會、促進人民美好生活的高技能人才的特點。
學生創業創新項目:防誤踩油門智能控制系統
以競賽為引領,上好一堂別樣的思政課
大賽鼓勵師生以“紅色文化進校園進課堂”為引領,創新技工院校思政課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競賽作品中不乏有充分利用學校建設的思政智慧課室、黨史站等平臺,制作思政建設的校園文化微電影、錄制利用紅色資源的思政微課的,如:“播撒革命火種的廣州農講所”系列微電影;紅色基因.匠心傳承——紅色文化進校園專題課;創建紅色文化校園 弘揚從化紅色革命精神——主題活動設計;星火·薪火——創新的校園紅色文化陣地;“紅色文化”短視頻制作等。還利用新媒體和新技術,借助智能技術優勢搭建紅色虛擬體驗館、開發紅色打卡的小程序開展思政教育活動,如:利用VR技術打造紅色文化情境新體驗,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開發思政教具——基于微縮景觀的紅色筑夢之旅等,推動紅色資源同思政教育課堂教學的高度融合。
創新設計賽項目:“星火·薪火”校園紅色文化陣地
以“小切口”助力鄉村振興、“三項工程”
近年來,廣州市技工院校深入推進“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三項工程,以“創業創業競賽”為抓手,以“掌握技能,促進就業”為目標,助力鄉村振興,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從參賽作品中,我們發現有眾多項目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創新創業實踐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
如九益村農產品電商共創-鄉品倉、三農合一數字化平臺、芒盒——“果”力全開助力鄉村振興、竹緣菌種—打造高品質食用菌培育土產業助農模式、移動APP社區化生鮮電商、豐秋農村電商等作品,探索了“互聯網+鄉村振興”融合的積極實踐。
助力“三項工程”的作品也層出不窮。“無憂陪診”“‘智護小伴’養老服務機器人”“非遺活化藝術空間創設”“艾灸養生-傳承中醫文化”“適合糖尿病患者飲食的廣式點心開發”“廣府文化DIY手工棉花娃娃”“寵物綠色善后服務”等作品,分別從服務生活、綠色健康、傳承非遺等角度出發,服務民生需求,充分體現了“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羊城行動在廣州技工院校落地生根。
創新設計項目:小學生課桌椅改良性設計
據悉,廣州市技工院校創業創新大賽從2010年以來,每兩年舉辦一屆,今年已是第7屆。前六屆大賽累計有1479項參賽作品、7395名師生參與。十余年來,廣州技工院校整合校內外創新創業資源,建設創業實踐基地,開設相關課程,組織參與創業賽事,挖掘青年學子創新創業潛能,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廣州市技工院校創業創新大賽已經成為覆蓋廣州市所有技工院校、面向全體師生、影響最大的市級賽事活動之一,成為展示廣州技工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窗口。廣州技工院校將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不斷提升創業創新教育水平,激發廣大青年的創業創新創造熱情,為培養新時代大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技能大軍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