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們辦事的人沒變,但比以前方便多了,再也不用重復提供材料了。”近日,江蘇省淮安市參保人員章靜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淮安市人社局致力于提升社保經辦效率,提升參保人員的服務體驗,通過實施“四個一”工程,對市本級社保經辦工作進行深度結構性改革,得到了參保人員的廣泛好評。
一個“大中心”管社保
“原來我們報人員增減,要到機關事業保險中心匯報養老保險變化,到工傷保險中心提交工傷保險增減資料,現在合并了,就簡單多了,真方便!”一家企業經辦人員楊麗說。
據了解,以前,淮安市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四個險種分別由四個經辦機構獨立經辦,辦事企業群眾辦理社會保險相關業務時,因經辦材料重復提供、經辦流程復雜孤立、經辦機構設置分散等問題,頗有微詞。
淮安市人社局從優化營商環境出發,以提高辦事企業群眾的滿意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廣泛調研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對原市社會勞動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市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市農村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市工傷保險基金管理中心4家事業單位進行整合,組建全新的“淮安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實現了人員強強聯合、信息互享聯通、經辦協同聯動,形成了便民高效的“大社保”經辦服務體系。
“一體化”系統辦業務
“戴會計,好長時間沒見到你過來了。”淮安市社保大廳前臺工作人員熱情地和戴會計打招呼。
“現在你們的業務基本都在網上辦了,不用我來回跑了。我們離這兒又比較遠,來的次數自然少了。”戴會計說。
“現在大家都網辦了,我們主要在網上審核你們提交的材料。”工作人員說。
江蘇“人社一體化”經辦平臺上線,淮安市作為全省第二批上線城市成功全線運行,經辦平臺升級,業務網上經辦,經辦機構內部審核,完全實現全省人社系統內部數據共享,信息互通。“一體化”系統與本地公安、民政等多個部門跨部門協作,強化系統內外數據信息共享,建立電子證照庫系統,直接抓取所需數據,避免向辦事企業群眾重復索取,通過數據共享讓服務對象少跑腿。同時,實現不見面云端辦后,淮安市社會保險所有業務均已實現網上辦理,半年時間,系統就注冊企業用戶1.41萬家,機關事業單位500余家,實現“非必要不見面”,網辦率大幅提高,排隊人數大大減少。
一個窗口全能辦
最近,參保人員毛廣敏手里拿著號牌,坐在等候區的椅子上說:“現在辦事太方便了,我把材料交上去,等著拿結果就行了。以前要各個窗口自己跑,每個窗口都要重新拿號、再排隊,出問題了再重新排隊。”
以“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上線為契機,淮安市人社局對人社窗口進行整合優化,成立“淮安人社業務一體化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全面實施綜合柜員制服務新模式,將社會保險、就業管理、社保卡發放等相關服務事項進行整合,設置了5個咨詢引導窗口、12個綜合業務經辦窗口和6個業務專窗,配備養老、工傷業務專區和自助服務區,全面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經辦新格局。他們重組人力資源,再造辦事流程,高效提升體驗,尤其是綜合業務經辦窗口,進駐了參保登記、轉移接續、賬戶維護、失業保險金申領等58個服務事項,為老百姓提供“一體化一站式”服務,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事。
“一件事情”打包辦
“前年辦理職工退休的時候,光身份證復印件就提供好幾張,相鄰窗口都不能共享資料,太麻煩了。現在好了,我們單位有人申報工傷,我只提供一次,你們網上就能調到資料了,交一次表,就可以拿到錢了。”一參保單位經辦人員王先生說。
淮安市社保實現了退休一件事、工傷一件事打包辦理。相關人員只要來到一個窗口,帶齊資料,就可以辦理所有業務。從退休檔案審批、待遇核準、待遇計發一次性辦完,到工傷保險的申報、鑒定、傷殘等級認定等,不再東奔西跑,實現“跑一次腿通通辦”。針對“企業招用員工”等10個“打包一件事”服務事項,制定統一的業務綜合受理表,供辦事群眾“自主點單”。
淮安市人社局加強內部溝通協作,實現并聯事項同步辦、串聯事項提速辦,目前市本級日均處理“打包”辦件100余件。創新實施企業職工“退休一件事”改革,為參保職工提供退休審批及待遇核定、醫保退休審批、住房公積金提取集成申辦服務,通過“一表”申請、“一網”推送、“一體”辦結,實現減少重復填報信息30余項,辦事環節從7項壓縮至1項,提升了群眾辦事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