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強化根治欠薪聯動機制的一系列措施,可以幫助農民工獲得更多維權資源,找準維權路徑,把控維權的關鍵要素,減輕負擔,提高成功率
實行雙通道的交互模式,保證了案件線索來源的多元性、全面性、豐富性,有利于打通欠薪維權“最初一公里”
近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市人社局簽署了《加強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支持起訴和民事訴訟監督座談會會議紀要》,明確建立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支持起訴長效機制。此舉意在進一步強化根治欠薪聯動機制,發揮民事檢察職能作用,在推進根治欠薪、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支持起訴等方面能動履職,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身處務工地,農民工大都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而且,農民工的法律素養有限,收集證據的能力以及通過訴訟等方式維權的能力不高。有的農民工遭遇欠薪甚至“賴薪”問題后,有起訴維權的意愿,卻不知該如何起訴、如何尋求法律救濟、如何走訴訟流程。有人在收集證據、撰寫訴狀、法庭辯論、繳納訴訟費等環節發怵,容易陷入起訴難的境地。他們對起訴維權的信心不足,對起訴維權望而卻步甚至放棄起訴維權者大有人在。
檢察機關與人社部門對接,建立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支持起訴長效機制,釋放出清晰的助力維權信號。提供堅實有力的法律保障,為農民工討薪維權注入了強心劑。同時,檢察機關支持起訴,對用人單位也能產生震懾效應。
根據北京市人民檢察院與市人社局簽署的《會議紀要》,如果人社部門的行政程序未能解決農民工的欠薪問題,而農民工有維權意愿,但因訴訟能力較弱等原因提起訴訟確有困難,檢察機關可以支持起訴。支持起訴的措施包括向農民工提供法律咨詢、協助收集證據、協助申請法律援助,以及協助申請緩、減、免交案件受理費等。顯然,檢察機關支持起訴的措施,指向的正是討薪農民工起訴維權過程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強化根治欠薪聯動機制的一系列措施,可以幫助農民工獲得更多維權資源,找準維權路徑,把控維權的關鍵要素,減輕負擔,提高成功率。
檢察機關的支持不限于狹義的起訴環節,還包括案件監督。如果農民工認為其涉及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有誤,民事審判程序存在違法,或民事執行活動存在違法情形,均可向檢察院申請民事訴訟監督。如此,檢察機關的支持就拓展到了訴訟程序全過程,既暢通了農民工的申訴救濟渠道,也能倒逼審判機關依法規范辦案,提升辦案質量,確保案件公平公正。
檢察機關支持起訴的案件線索,既可以由人社部門發現移送,也可以由檢察機關主動了解發現,協助人社部門移送。實行雙通道的交互模式,保證了案件線索來源的多元性、全面性、豐富性,有利于打通欠薪維權“最初一公里”。檢察機關還針對支持起訴線索開通案件綠色通道,開啟優先受理、審查模式,簡化辦理程序,提升辦事效率,降低農民工維權的成本和負擔。科學、完善的程序機制,為提高支持起訴的效能提供了保障。
人社部門與相關部門強化根治欠薪聯動機制,不僅能給農民工維權帶來實質層面的支撐,也能增強他們維權的底氣和信心。積極探索,健全機制,優化措施,就能促進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及時解決、矛盾糾紛快速化解,讓農民工不再憂“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