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關于精準幫扶市場主體助力扎實穩住經濟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近日出臺,從繼續發展壯大市場主體、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等5個方面提出16項具體舉措,推動廣東省市場主體擴大增量、穩定存量、提升質量、增強能量。
其中,圍繞推動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方面,措施提出,深化“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允許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在同一地級以上市范圍內登記多個經營場所,推行市場主體“省內遷移通辦”。放寬農民專業合作社出資及有關身份限制,合作社成員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能夠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已遷入城鎮居住但仍保留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居民可以按照農民身份對待。推動外商投資便利化,符合申請條件、主要申請材料齊全,但因疫情暫不能提交次要材料的,可為外資企業容缺辦理營業執照。
在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方面,措施提出,實施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促進計劃,年內完成知識產權融資500億元人民幣以上,服務企業10000家以上,緩解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難問題。實施降費減費,免費為全省50萬家在營餐飲服務提供者提供業務培訓,發放20000份技術幫扶和產品檢測券,幫助企業開展質量技術“體檢”和產品檢測,切實減少企業費用支出,降低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成本。
此外,措施還提出,完善平臺企業合規管理機制,查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扼殺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空間等行為,以公平競爭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完善消費品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制度,增強消費者信心,激發消費潛能。推進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制定市場監管領域行政執法減免責清單,對列入清單的輕微違法行為實施柔性執法。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和非現場檢查,減少對監管對象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干擾。受疫情影響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的市場主體,主動指導辦理信用修復,千方百計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本報記者李和英)
關鍵詞: 精準幫扶 廣東出臺16項措施推動市場主體發展壯大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促進計劃 市場監管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