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近日印發《關于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共19條,涉及提升貿易、投資、國際物流、金融等服務實體經濟便利度,推進協同改革協同開放等6個方面。
支持銀行為企業提供貿易結算便利
通知提出,深化應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通關模式,擴大兩段準入海關監管模式應用范圍。落實貿易新業態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依托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深化自貿試驗區內“跨境電商+極速配送”試點。
業內人士表示, 兩段準入是指對進口貨物準予提離和準予銷售或使用實施分段準入監管,這種模式有助于減少貨物積壓,降低貨物滯港產生的倉儲成本和時間成本。
通知支持銀行為開展真實合規離岸貿易業務企業提供貿易結算便利。“四川身居內陸,開展離岸貿易對于降低企業進出口運營成本將更為明顯。”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區域經濟專家戴賓告訴記者。
通知要求推進“兩頭在外”保稅維修業務,支持自貿試驗區按照綜合保稅區維修產品目錄探索開展航空等保稅維修業務。“兩頭在外”保稅維修業務就是從境外進口維修材料,在國內進行維修,維修后產品在境外銷售。這對于主營業務包括航空小型發動機維修的海特集團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支持自貿區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
通知要求,加快推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實現本幣賬戶與外幣賬戶在開立、變更和撤銷等方面標準、規則和流程統一。支持在自貿試驗區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
通知提出,在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框架下,支持注冊在自貿試驗區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公司爭取融資租賃公司外債便利化試點。
通知同時提出,以產業鏈條或產業集群高價值專利組合為基礎,支持構建底層知識產權資產,在知識產權已確權并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前提下,鼓勵開展各類知識產權混合質押和保險,支持自貿試驗區規范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
此外,通知要求積極爭取境外知名仲裁及爭議解決機構在自貿試驗區內設立業務機構,支持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在自貿試驗區落地運營。支持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打造一流法律服務高地。
充分發揮成都雙國際樞紐機場優勢
通知提出,充分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等通道優勢,鼓勵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探索航運服務開放創新。支持瀘州港建設智慧口岸,開展內外貿貨物分類監管試點。
支持成都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發揮“兩場一體”優勢,利用第五航權吸引和鼓勵外國航空公司執飛成都,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允許外國航空公司承載經成都至第三國的客貨業務。支持設立全貨運基地航空公司。
2021年6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通航,成都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國內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位于成都東部新區的天府國際航空經濟區發展國際物流、跨境電商、生物醫藥等產業潛力巨大。“依托天府國際機場建設的航空經濟區,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成都東部新區航空和口岸經濟局相關人士表示。
不僅于此,作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所在地的成都市雙流區,目前正在謀劃在空客項目基礎上建立生態圈、強化產業鏈,提升雙流航空產業資源的聚合力和配置力,塑造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綠色低碳發展競爭新優勢。
此外,通知提出,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加強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沿江鐵海聯運班列的戰略鏈接功能,建設成都“一帶一路”國際多式聯運綜合試驗區。(本報記者 楊成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