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渝北區委、區政府啟動今年“一號工程”——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一號工程”如何實施?渝北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創新讓企業和投資者舒心、開心和放心。
“三即”創新 讓投資者舒心
簽約即供地、交地即交證、拿證即開工,渝北在營商環境“升級版”的工作措施中,明確提出了“三即”的創新要求。
“以前走完全流程至少6個月,現在交地的同時就拿到了《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這3個關鍵證書。”落戶渝北的中科智遠(重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柏宏有點喜出望外。
同樣落戶渝北的東方嘉盛“一帶一路”供應鏈協同平臺,是一個總投資10億元,年營業收入可實現100億元的項目。為幫助項目盡快開工,渝北區住建委積極幫助企業解決施工圖審查等問題,1個工作日就辦好“拿證即開工”的相關手續,使項目提前了兩個月的工期。今年3月30日,項目動工興建,這是渝北首個“拿證即開工”的項目。
政策服務創新 讓企業省心
5月9日,重慶秦嵩科技有限公司證券法務部副部長郭厚萍在渝北區“惠企通”平臺完成注冊后,在平臺上找到了公司可享受的政策紅利,準備向相關部門申報。
“把各類惠企政策及時有效地落到企業頭上,是營商環境‘升級版’要解決的一大問題。”渝北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說,“惠企通”服務平臺能較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今年初,渝北區發展改革委將23個區級部門出臺的119項惠企政策進行梳理后,集中到其開發的“惠企通”平臺上,同時把優化精簡后的項目申報、項目評審等環節也移到“云”上,使企業實現無紙申報,且申報進度可查、結果進行公示,使政策兌現公正透明。
4月7日,渝北啟動為期3個月的穩企惠企集中攻堅行動暨大走訪活動,由渝北區委書記、區長帶頭,全體區級領導和部門領導帶隊深入企業送政策、解難題。目前,全區已走訪民營企業760家,收集到企業訴求和問題673件,已辦結539件。
監督前移創新 讓企業放心
對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進行監督,渝北創新監督前移。
渝北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建立了“514”的“敲門問診”機制,即通過“碼上”監督平臺,選取500家企業開展問卷調查;由主要領導帶隊,深入100家企業實地走訪;分類召開工業、農業、服務業、建筑及房地產業等4個行業的重點企業座談會。
通過面對面“問診”,收集企業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480余條。隨后,區里及時出臺《渝北區優化營商環境“十不準”》,同時,在全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程項目招投標領域、財政補貼資金、燃氣行業三個專項整治。(記者 張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