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一只打火機,演繹傳奇故事

2021-04-15 10:48:16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湖南省邵東市,一座位于湘中腹地的小城。短短15年間,當地將不起眼的打火機制造業打造成一個大產業。如今,這里的打火機年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70%。這是一個“草根”城市的傳奇故事,折射的是當地承接沿海產業轉移、中國制造走出去、自主研發、“機器換人”等發展內涵。

一座無資源、無區位優勢的縣級市,打火機產業如何闖出一片天?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打火機制造如何走出自動化升級之路?如何控制好勞動力成本?工人技能水平怎樣滿足企業自動化升級的需求?日前,記者進行相關調查。

逆襲

邵東市地處邵陽、婁底、衡陽三市交界之處,地少人多,常住人口剛過百萬。

上世紀90年代,邵東打火機制造處于鄉村小作坊野蠻生長的時代,打火機制造這一領域仍是廣東、浙江等沿海省份的優勢產業“廢棄廠房、校舍被改造成打火機廠,一個鄉鎮開出10多個工廠,村子設分工廠,村組設加工點。”邵東市人社局局長唐桂元說,“那個年代,打火機制造還停留在純手工時代,一些農村家庭二樓住人,一樓是小作坊,村民領打火機零件回家組裝,一天能賺幾十元錢。”

2000年以后,受制于勞動力成本、環保等因素影響,廣東江門浙江溫州等沿海城市退出打火機產業,一場產業轉移即將發生,而千里之外的小城邵東市把握住了機會。

2007年,邵東市13家打火機出口企業共同成立打火機出口監管委員會,實行統一定價、統一配額統一運輸、統一保險、統一爭取政策扶持,結束無序競爭局面。這些企業還共同出資6399萬元,整合分散的資源,組建2家模具研發中心投入更多力量進行產品研發、設計。

為了做大做強,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邵東市成立打火機協會,努力整合“低小散”企業。2009年6月,由本地10家打火機出口企業和4家配套企業組成的湖南東億電氣有限公司在邵東生態園成立,成功轉。、、,型為一家集研發、注塑、組裝、銷售于一體的龍頭企業。

東億電氣是邵東市打火機產業轉型升級的樣板。僅僅3年之后,2012年邵東打火機年產量就突破100億只,出口量首次超過溫州、寧波等市,坐上全國打火機出口企業的頭把交椅。

如今,邵東打火機年產量已達到150億只,邵東打火機這張閃亮的名片與醴陵陶瓷、瀏陽花炮并列,成為湖南三大特色出口產業。

蝶變

全世界一次性打火機,70%來自邵東市。

20年間,一碗邵陽米粉從5角漲到10元,而在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今天,邵東市產的一次性打火機,仍舊只賣1元錢,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小小的奇跡。

打火機制造是微利行業。東億電氣董事長陳書奇表示,一只打火機的利潤僅為2-4分錢,只有把人工成本控制在7%以下,才能維持打火機1元錢的售價。

盡管利潤微薄,一只小小的打火機,卻需要風罩、濾芯、調火環、皮墊等30多個零部件,還需要12道工序和15項測試。

2014年,邵東打火機出口訂單大增,工人日夜趕工仍難以完成訂單。東億電氣副董事長白家寶回憶,偌大的工廠就像食堂一樣,工人一排排拿著鑷子、鉗子低頭操作,角落都坐滿了人。彼時,東億電氣有多達1.4萬名工人,日產打火機卻只有100萬只。

面對產能低、人工成本上漲、產品品質無法保障等一系列問題,以東億電氣為代表的邵東打火機企業主動走上自動化改造之路。從2016年起,東億電氣每年投入2000萬元用于研發、2000萬元用于更新自動化設備。一只打火機才賺幾分錢,對生產設備進行研發,動輒就是上千萬元的投入,不少企業有顧慮。

緊要關頭,邵東市政府站出來幫助企業轉型升級。2017年,由邵東市政府投資2億元的邵東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成立,擁有1.6萬平方米研發生產基地,這是一家智能制造領域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

“研究院瞄準產業制高點,圍繞打火機產業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研制新設備、新產品30余臺套,授權各類知識產權276件,其中發明專利47件,形成50多項科技創新成果。”邵東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費明福說,研究院從政策、人才、品牌、技術、市場、融資等六大要素,幫助邵東打火機企業實現自動化升級。

如今,走進邵東打火機車間,大部分工序都實現自動化生產,自動化生產設備飛速運轉,人均效率大幅提升。“實現自動化生產后,打火機制造被簡化成注塑、焊接、翻板等幾大工序,平均一名工人每天可以生產400只打火機,而且都是標準件,合格率在99.5%以上。”陳書奇表示。

“4年間,東億電氣對所有生產環節和工序進行自動化改造,員工數量減少80%,降至2200人,產能提升9倍,打火機年產量高達30億只。”陳書奇介紹,目前,東億電氣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打火機生產企業,市場擴張到全世界。

據介紹,2012年邵東打火機產業工人月工資在2500元-3000元,10年后的今天,已經上漲到4500元,漲幅達到50%以上。“邵東打火機產業牢牢控制住人工成本,保證了企業的競爭力。”白家寶說。

幸福

張英是東億電氣翻板車間的一名老員工,每月工資5000多元。2014年以前,張英還是廣東省東莞市一家電子廠的操作工。“回到家鄉就業后,工資比在廣東還高,而且基本都能存下來,還能照顧老人小孩。”張英說,現在她每天上下班開車只要20分鐘,十分方便。

目前,打火機產業不僅拉動了邵東市的經濟發展,而且促進了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在邵東市人社局職介中心主任劉再群看來,由于近10年來打火機產業崛起,各個鄉鎮的村民都偏向在家門口的打火機廠工作。“邵東有很濃厚的經商傳統,本地人外出經商的比例很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邵東人返鄉創業辦廠,從事打火機產業,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劉再群表示。

每年開春,都是邵東打火機企業“招兵買馬”的關鍵時期。“人社部門每年都開足馬力,舉辦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幫助打火機企業招聘到需要的工人。”邵東市人社局局長唐桂元介紹,人社部門還采用“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舉辦各類招聘會,依托職業介紹中心、鄉鎮人社站所,深入各鄉鎮(街道),把打火機企業相關崗位送到群眾家門口,架起求職者和打火機企業之間的“橋梁”。

邵東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費明福表示,邵東市各類技能工人、管理人才都存在較大缺口,提高邵東打火機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要在引才留才上下功夫,應該通過一企一博士、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工業設計大賽等形式,把各類人才吸引到邵東市來。

“其一,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邵東市的發展離不開打火機產業支撐,通過打火機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創業,用完善的產業鏈吸引人才,讓戶籍人才回流,讓客籍人才常駐;其二,要讓打火機企業人才有發展,解決職業規劃和上升途徑問題,不定期舉辦各類人才培訓,不斷放大人才價值,使人才在縣城內也能成長,而不是‘一眼望到老’;其三,通過購房補貼和廉租房政策,為引進人才提供住房保障,積極兌現報酬承諾,解決福利待遇問題,真正留住人才。”費明福建議。

關鍵詞: 人工成本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