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巴南區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1-3月,巴南區138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約132億元,同比增長16.1%,超計劃投資12個百分點。其中,30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6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26.7%,市區重點項目均超計劃完成任務,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138個重點建設項目中新開工項目54個,其中界石二小、跳石中學、宗申高端零部件產業化等13個計劃一季度開工項目全部開工。巴南鈴耀汽車乘用車技改等項目提前完工。在全市第一批次土地集中出讓中出讓商住地一宗,價金8.24億元。
為快速推進項目建設,巴南區針對重點項目建立審批快速通道,按照能快則快的原則,對部分重點項目開展容缺受理、并聯審批,做到項目拿地即可開工。受益于這一舉措,總投資85億元的東盟國際食品產業園項目今年2月拿地后立即開工建設,預計今年能完成主體工程的50%。
資金是投資的關鍵,巴南區在前期引入社會資本實施花溪河、一品河、黃溪河3條河流整治的基礎上,為推進全區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先行,根據各產業片區成熟度,因地制宜探索投融資模式創新,依法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投資。今年以來先后推動界石S分區、高職城片區2個土地整治項目落地,引入社會投資80億元用于全區重點項目建設。
巴南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及時解決項目卡點難點問題,該區從項目管理體制機制入手,建章立制推進項目管理規范化。先后建立重點項目“三常四級”管理調度機制,即重點項目“超常—正常—異常”管理機制和重點項目“責任單位—分管區領導—常務副區長—區長”四級調度機制。同時明確了項目法人主體、行業主管部門、鎮街園區屬地三個責任。由區發展改革委牽頭實施重點項目每周調度,第一時間解決影響項目推進的卡點難點問題。如渝南大道D段南段項目征地、管線搬遷問題第一時間得到解決,保障了項目按時通車,有效改善了重慶南部區域交通狀況,實現重慶中心城區南北的有機連接。
下一步,巴南區將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對重點項目實行清單式、臺賬式管理,強化分類管理提速度、分級調度提效率,推進更多項目盡早建成投用,助推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南部新城、國際生物城、高職城、智慧總部新城、大江科創城的“一區五城”建設和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數智”經濟、商貿物流、生態創新五大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記者 王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