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海南自貿港首家《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項下經核準出口商“誕生”。海南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成為第一個“吃到螃蟹”的海南企業,被海口海關認定為RCEP項下經核準出口商。
成為海關認定的經核準出口商后,金海漿紙業不需要再通過海關申領原產地證書,只需企業自行開具原產地聲明,就可享受進口國家RCEP協定項下進口貨物的關稅優惠。
“我們東盟原產地簽證量較大,成為海關認定的經核準出口商后,通關效率將大幅提升,還可以進一步節省原產地證書申領環節的時間,降低經營成本。”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金海漿紙業主要出口紙漿到東盟國家,2021全年申領東盟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1200多份。
RCEP落地僅百日,和金海漿紙業一樣收獲真金白銀實惠的企業并不少。不僅如此,在海南對產業發展的更多利好還在逐步釋放。尤其是,在RCEP和海南自貿港的疊加效應下,貿易投資雙向奔赴的美好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外貿享惠有甜頭
今年1-2月,海南與其他RCEP成員國進出口額89.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1.3%。從海口海關發布的數據不難看出,RCEP為海南外貿的快速增長增添了動力。前兩個月,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280.1億元,增長72.4%,增速居全國第2位。海南與其他RCEP成員國貿易占比全部進出口額達到31.9%。
前兩個月,海南省共有8家企業向海口海關申請24份RCEP原產地證書,出口簽證金額143.9萬美元,其中RCEP協定實施當日,海南揚航實業有限公司一批價值46301元的硫酸鋁獲得海口海關簽發首份RCEP原產地證書出口日本享受零關稅待遇,稅款減免約2315元,成為在RCEP協定項下享惠出口的“首單”貨物。
截至3月31日,共有4家企業向海南省貿促會申請6份原產地證書,出口簽證金額130萬美元,出口國家主要包括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其中海南中信化工有限公司獲得省貿促會簽發的2份RCEP原產地證書,出口化工產品(乙基纖維素)到日本,簽證金額達22萬美元,減免稅款6600美元。
RCEP協定生效實施后,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也成為了RCEP成員國首次聯合亮相的舞臺。記者從海南省商務廳獲悉,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7個國家在第二屆消博會的總展覽面積約6000平方米,其中日本、韓國和泰國已連續兩年積極參展。特別是日本的展覽面積從去年的2000平方米增加至今年的3000平方米,由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牽頭的日本國家館,從去年600平方米參展面積增加至今年的900平方米參展面積。越南則首次以國家展團的形式參展,并已確定組織102平方米越南館,共有11家企業11個品牌參展。
為幫助外貿企業更好地共享RCEP協定關稅減讓紅利,3月31日,海南RCEP關稅查詢服務平臺正式上線。海南省商務廳梳理了RCEP協定項下的關稅承諾減讓清單以及中國與RCEP其他締約國的所有自貿協定稅率統一納入該平臺中,并在全國同類平臺中首次實現了同一商品14國橫向查詢比較。
雙向投資顯成效
RCEP和海南自貿港的疊加紅利不止體現在外貿上。海南自貿港的自主開放與RCEP的協定開放相結合,不僅有助于海南加快產業升級,打造成為中國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試驗田,還將對區域外的商品和企業通過海南進入RCEP市場具有顯著影響。
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看來,未來海南自貿港建設要定位兩個“總部”,即形成國內企業面向東盟市場的總部,吸引非RCEP成員企業在此設立面向中國市場的區域總部。
既有“引進來”,也有“走出去”。在對其他RCEP成員國的投資方面,海南企業初顯成效。海南樂椰食品有限公司在越南投資興建的越南越旺有限公司,從越南公司進口椰纖果干片到定安塔嶺工業園區工廠加工椰纖果顆粒,今年前兩個月實現工業產值3000多萬元。海南金滿成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與旭陽國際投資(海南)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印尼金祥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5000萬美元。海南昊澤貿易有限公司向設立在澳大利亞的科蒂愛薇牛集團有限公司投資78萬美元。海南金滿成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投資4.36億美元建設焦炭項目、旭陽國際投資(海南)有限公司投資5.46億美元建設焦化項目均已完成境外投資備案。(本報記者 姚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