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在設施建設、信息化建設、一二三產融合上狠下功夫,全面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2021年,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2%,基本實現生豬養殖全鏈條可追溯,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養殖業由傳統養殖向現代化養殖轉化。
強化設施建設,提升管理水平。強化推廣標準化高架網床生態養殖、智能化樓房養殖模式,采取源頭控制、過程管理、末端利用方式,實現節能降本增效。2021年全市新擴建高架網床環保豬場、樓房豬場171個,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達產后可新增生豬出欄100萬頭以上。創新使用全封閉式肉牛高架網床模式,優化肉牛養殖環境,實現自動環境控制、自動刮糞和機械喂料,日增重可由原來的1.75公斤提高到2.6公斤,大大提高了肉牛的養殖效益。創新“高架網床+發酵床”奶牛養殖模式,西江奶牛場奶產量由單產5.6噸提高到9.8噸,提高了75%。整市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投入經費共3.7億元,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2%。
強化信息化建設,加強全產業鏈智慧監管。一是建設智能豬場。積極推動養殖各環節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以及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推進養殖工藝與設施裝備的集成配套,提升養殖機械化水平。共建成智能監測、精準飼喂、物聯管理的現代化智慧養殖場126個,覆蓋豬只67萬頭。二是開發智慧監管服務平臺。以電子耳標為載體,實現養殖場基本信息、養殖檔案、檢疫出欄、屠宰等信息共享,實現從養殖到出欄、檢疫、運輸、屠宰等環節全鏈條監管。目前平臺已注冊的養殖場(戶)2149個,覆蓋生豬養殖專業戶和規模養殖場,基本實現生豬養殖全鏈條可追溯。
強化一二三產融合,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依托龍頭企業,突出抓好生豬良種培育和供應,大力發展“公司+農戶”模式。目前,72%的規模豬場與大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打造“千畝千億食品產業園”,把糧食、蔬菜、水果、飼料原料種植與畜禽養殖結合,配套屠宰加工、中央廚房建設,建立原輔料數據庫、生產過程數字化模塊、膳食飲品配方選配系統等大數據管理和應用,構建從“農場到餐桌”的智慧產業模式。(記者/陳靜 通訊員/黃樹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