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湖北省政府同意,省人社廳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若干措施》,從推動新就業形態領域依法合規用工、維護合理報酬和社保權益、保護勞動安全、營造人文氛圍、預防化解勞動糾紛5個方面,制定了16條具體措施,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保駕護航,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若干措施》提出,對于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貨車司機、互聯網營銷師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指導平臺企業或用工合作企業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對于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指導企業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協議,合理確定企業與勞動者的權利義務,同時加快電子勞動合同信息平臺建設,大力推廣電子勞動合同,制定發布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網約車駕駛員書面協議通用示范文本。
為加強平臺企業用工監督管理,《若干措施》提出,平臺企業招用勞動者不得設置歧視性條件,不得違規收取財物,不得違法限制勞動者在多平臺就業。嚴禁采取誘導、強迫等方式,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轉化為個體工商戶以規避用工責任。平臺企業采用勞務派遣方式用工的,依法履行勞務派遣用工單位責任;采用加盟商、代理商等外包方式合作用工的,當勞動者權益受到損害,平臺企業和用工合作企業依法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為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有所得,《若干措施》提出,督促企業科學確定勞動者工作量和勞動強度,通過“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確定訂單數量、準時率、在線率等考核要素,不得片面按照最高效率、最低成本設置“最嚴算法”。
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社會保障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全面放開參保戶籍限制,外省和省內跨地區流動的靈活就業人員,均可根據自身情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面落實全民參保計劃,通過信息比對,對不符合以單位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積極引導其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做到應保盡保。
此外,湖北省還將多部門攜手聯動,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工作生活便利。包括大力建設零工驛站、貨車司機之家、快遞員之家;對符合技術要求以及國家標準的快遞配送車輛實行包容性管理,提供通行和臨時停靠便利;將符合所在地條件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落實延時服務及“雙減”政策,減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教育負擔;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開展困難幫扶、金秋助學、醫療互助、就業服務和送溫暖、送清涼、送健康等關愛活動,讓他們住有所居、學有所教、難有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