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選擇到選擇,這種背景調查方向的轉變,正是年輕人求職平等意識不斷提升的彰顯
只有互相真實表達意向,才能化解未知因素帶來的招聘風險;只有雙方信息足夠公開透明,才能降低人力資源錯配帶來的招聘成本
提起就業中的背景調查,人們會想起企業為了提高招聘精準度,在員工入職前對其個人情況進行的調查核實。如今,這種背景調查正由單向變成雙向。
新一代年輕人在求職市場上漸漸掌握主動權,開始“反向調查”用人單位。在官方平臺了解用人單位的主要業務和經營范圍,從招聘網站查找崗位的任職條件及薪酬待遇,在求職論壇請教入職經驗和工作氛圍……這是求職過程中了解用人單位的常規操作,也應當是做出職業選擇前的必經階段。然而,在信息不對稱的招聘市場上,這種基本調查并不那么容易。
隨著就業競爭的加劇,一些企業利用在招聘市場上的強勢地位,不坦誠公布崗位的真實情況。用招聘黑話忽悠求職者,打著盲盒招聘的噱頭掩蓋崗位不利條件,通過監控手段阻止內部員工泄露公司情況,發布虛假招聘信息誤導求職者……種種行為限制了求職者獲取信息的渠道,影響他們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當公開信息無法滿足求職需求,或為防騙,或為避坑,年輕人的“反向調查”手段也逐漸升級。新一代年輕人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有著較強的信息檢索能力和學習、利用新工具的能力。他們善于抓住有價值的信息,做出適合自己的最優選擇。除了把獵頭當作了解信息的渠道,他們還挖掘媒體對用人單位的深度報道,查看知名投資人對用人單位的前景分析,通過實習考察工作環境、領導風格等。在此需求推動下,一些機構也開始打造相關業務板塊,幫助求職者了解意向用人單位。
從被選擇到選擇,這種背景調查方向的轉變,正是年輕人求職平等意識不斷提升的彰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就業觀念的轉變,更多年輕人力圖改變自己在招聘市場上的被動地位,對職業發展有了更自主的想法和更多元的需求。他們不僅想找一份工作,更要尋求與自己生活模式、興趣愛好、價值觀念相匹配的事業。薪酬待遇不再是他們唯一的關注點,企業文化、領導風格、團隊氛圍、上升空間等多重因素同樣被納入考慮框架。年輕人在招聘市場上越來越硬氣,既展現出他們對人才招聘中平等地位的追求,也見證著職場關系不斷進步、向好發展。
實際上,“反向調查”的說法本身就將求職者置于不平等地位之中。求職招聘本應是雙向選擇的過程,無論是求職者找工作,還是雇主招員工,都應當基于主動坦誠和充分了解之上。只有互相真實表達意向,才能化解未知因素帶來的招聘風險;只有雙方信息足夠公開透明,才能降低人力資源錯配帶來的招聘成本。從這個意義上說,背景調查無所謂“正向”“反向”,而應當是“雙向”。
用人單位應當摒棄居高臨下的選人姿態,給予求職者平等的態度和真實的信息,充分保障他們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這才是提升招聘質效、贏得求職者青睞的應有之舉,也是提升企業形象、謀求持續發展的長久之道。對于求職者而言,要學會高效利用網絡技術、社會關系等渠道獲取信息資源。同時,與用人單位進行充分真實的溝通交流,調整好求職心理預期。當然,也要注意各個平臺與機構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多方調查、理性研判。
合理的選擇,建立在更多信息公開的基礎之上;精準的匹配,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平等地位之上。當用人單位和求職者之間的屏障不斷被打破,訴求表達更加有效,信息更加透明和暢通,必將迎來招聘雙方互相奔赴的美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