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央行在學習金融委專題會議精神時表示,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堅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多位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我國貨幣供應合理充裕,此次金融委會議傳遞出的信號,是要繼續加強貨幣政策的主動性,同時繼續向實體經濟投放新增貸款。
央行數據顯示,盡管2月份的社融和新增貸款有所回落,但是今年前兩個月,社融規模及新增人民幣貸款的總量均較去年同期大幅多增。前兩個月新增社融達到7.36萬億元,同比多增4800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共計5.21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多增2700億元。
“目前我國的貨幣供應無疑是合理充裕的,未來則需看經濟以及穩增長的需求。”招商證券研發中心戰略研究部副總經理謝亞軒表示,目前金融委提出的“貨幣政策主動應對”就是一個信號,意味著未來降準降息窗口仍未關閉,寬信用將延續。
此前市場預期的3月MLF利率下調并未成行,但隨著金融委的最新定調和美聯儲加息的“靴子”落地,市場對央行降準降息的預期再度升溫。
北京時間3月17日凌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到0.25%至0.5%之間,中東多國央行也紛紛加息,緊跟美聯儲步伐。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表示,3月MLF利率未下調,可能主要為了觀察美聯儲加息對市場的影響,而本周是全球的“加息周”。此番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4月份中旬的MLF續作是比較好的降準降息觀察時間窗口,近期很大概率會出現降準或者降息。
謝亞軒則認為,類似降準的概率,可能高于降息。
對于此次美聯儲加息的影響,董忠云表示,從今年來看,中國的經濟表現有韌性,人民幣走勢較為強勁。目前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政策不確定性有所消除,利空出盡便是利好,“再加上金融委的定調,如今市場情緒顯著反彈”。
“從經驗上看,美國的加息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不大,這次也不會例外。”董忠云認為,從目前國內外環境看,國內政策將“以我為主”,政策空間仍較大,對年內資本市場形成較強的支撐。
謝亞軒指出,“國內的貨幣政策一貫是依據國內經濟基本面和通脹情況來做決定的,不會簡單受限于外國貨幣政策的影響。我國的貨幣政策仍將保持更加穩健與積極。”
“比起總量政策空間充足,今年更應看重財政資金、結構性貨幣政策有沒有更加精準地進行調控。我國貨幣政策‘以我為主’,通過清晰的利率調整軌跡向市場釋放堅定的穩增長決心,穩定企業和市場的投資信心。”董忠云表示。(記者 謝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