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牛人”直播“牛產業” 直播電商擔綱鄉村振興“催化劑”

2021-03-16 09:02:15 來源:國際商報

近兩年來,一些行業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逆勢生長,反而闖出了新的發展機遇,快速發展的直播電商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在鄉村,直播電商正在成為農村年輕人創業、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的重要方式。

近日,三位來自農村的全國人大代表向記者講述了當地的直播電商發展故事。在廣大農村地區,直播電商成為產業發展、農產品出山、文化傳承等方面的重要新渠道,加速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牛人”直播“牛產業”

嘎查,在內蒙古相當于行政村的意思。在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巴彥塔拉蘇木東薩拉嘎查,有這樣一位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他既是全國人大代表,又是瑪拉沁艾力專業養牛合作社理事長,還是在快手擁有112.4萬“粉絲量”的直播“牛人”。

吳云波2009年被推選為村主任,2013年開始組建合作社,帶領村民逐步打造了覆蓋牛養殖加工、飼草料基地、肥料加工廠、奶制品廠、餐飲公司、牛肉直營店等鏈條的“牛產業”,成為推動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吳云波也因此被網友稱為“牛人”。

“最初做直播,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剛發生的時候,我們的牛肉一下子沒了銷路,農戶收入銳減。”吳云波說,往年的春節前后正是牛肉銷售旺季,每天能有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銷售額。然而,疫情發生后,交通受阻,店鋪歇業,一連多日沒了訂單,村民們直犯愁。

“臉紅、心跳、說話磕磕巴巴,周邊人打趣我,連普通話都說不好,還能帶貨?”對于第一次直播的感受,吳云波至今難忘。但為了保住推動當地鄉村振興的“牛產業”,吳云波豁出去了從視頻創意、拍攝到剪輯,每一項都認真對待、全力以赴,漸漸有了人氣,“不久之后吸引了大約1000個‘粉絲’,其中90%還是我們嘎查的。”

五六盒、十多盒、一百多盒……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訂單量漸漸有了起色。伴隨著直播電商在小嘎查里受到認可,大量村民參與進來,出主意的、表演的,各顯其能。如今,吳云波的直播在快手的年點擊量達到5.7億,線上線下銷量比以前增長了3倍多。尤其讓吳云波高興的是,通過在直播里不斷呼吁,很多年輕人返鄉投入鄉村振興事業,三四個年輕人憑借牛養殖和直播電商結合,收入過百萬元。

“這是不需要太多成本的創業方式,很適合在農村地區推廣。”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吳云波通過直播電商不僅穩步助推當地鄉村振興,還通過直播互動幫助征集民意,并且為直播電商發展積極建言獻策。2020年,他提出了利用好電商直播服務鄉村振興與農牧業發展的建議;2021年提出了直播電商在新時期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建議;今年提出了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建議。

“梁掌柜”帶貨出山

“我自2012年起返鄉創業,一直做電商。”36歲的梁倩娟是甘肅省隴南市徽縣隴上莊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當地人親切地稱她為“梁掌柜”。在直播平臺,“梁掌柜”已是一個有著47.3萬“粉絲”的“網紅”。

返鄉前,梁倩娟在廣東一家外企上班,每年回家都會給同事帶些土特產嘗鮮,很多同事品嘗后都想購買。“我發現山貨在大城市的市場機會很大,而家鄉的很多土特產卻在全國絕大部分地方都買不到,這個反差激發了我的靈感。”

梁倩娟說,當時隴南也在大力發展電商,電商正好可以讓信息更對稱、買賣更方便。因此,她果斷辭去工作,返鄉創業做電商,想把家鄉的核桃、干辣椒、干蒜、油潑辣子、土蜂蜜等農特產品賣到全國。

萬事開頭難。“守在電腦前,就是聽不到阿里旺旺‘叮當’的聲音。”梁倩娟說,參加了培訓,從開店到推流、客服等進行了系統學習,“直到有一天,我都準備關電腦睡覺了,收到了一個油潑辣子的訂單,我告訴客戶這是我的第一單生意,客戶給了我很大鼓勵。”

2019年年底,梁倩娟在直播平臺幫助下,從傳統電商拓展到直播電商領域,但當時主要以拍視頻養號為主。2020年年初,疫情突如其來,給農產品銷售帶來嚴峻考驗。情急之下,性格比較內向的梁倩娟也開始了直播帶貨,漸漸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紅”,當地很多農業企業都邀請她去做直播,“第一次直播,一上午就出了1000多單,銷售額3萬多元,讓我感受到了直播電商的巨大潛力。從傳統電商到直播電商,我看到了科技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便利,山貨出山也有了更多渠道”。

2018年,梁倩娟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梁倩娟說,每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她都會通過直播電商詢問網友關心的問題,然后一一進行記錄和梳理。“我現在履職也離不開線上平臺,在走鄉串戶調研之外,我也會通過直播平臺征集民意,通過直播平臺可以了解到更多人的關切。”梁倩娟說。

如今,“梁掌柜”的賬冊上清晰地記錄著線下渠道、傳統電商和直播電商的銷售額占比:分別為20%、30%和50%。未來,梁倩娟希望繼續推動農村電商的直播產業升級發展。

直播里的“文化味兒”

驚艷的苗繡精品,壯觀的織布、刺繡場景,精細的苗繡制作過程,清新的苗家山水風光……如果直播間播放這些內容,是否可以引起你的興趣?

在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全國人大代表、松桃苗繡第七代傳承人石麗平就專門做了這樣一個直播號,加速苗繡產業化,推動當地鄉村振興,成為領域內小有名氣的“網紅”。

石麗平從三四歲起就學會了拿針配線,但振興苗繡卻始于2000年。之后,她用了8年時間,徒步3萬多里,走村串寨,潛心學習苗繡技藝,記錄苗繡歷史,挖掘苗繡人才。20多年來,石麗平累計培訓繡爺、繡娘2萬余名,帶動300多位貧困戶1000余人順利脫貧。

2008年12月,石麗平成立了苗繡公司,以松桃苗族刺繡、銀飾、服飾的設計制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加快文化旅游商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飛針走線的指尖技藝,如今成了當地苗鄉百姓走向鄉村振興幸福日子的大事業。

“最早接觸直播,還是在2020年疫情發生的時候。”石麗平在當年3月開通了直播號,4月注冊了淘寶店,目標很明確:傳播松桃苗繡文化,銷售苗繡產品,助力鄉村振興。在直播平臺,石麗平不僅發布短視頻作品,還開展直播,向“粉絲們”介紹繡娘、繡爺手工織就的松桃苗繡產品,深受直播間“粉絲們”的喜愛。(本報記者 吳力)

關鍵詞: 牛人直播牛產業 直播電商 鄉村振興 銷售渠道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