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省蘇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市推進繁簡分流改革工作,制定了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程序繁簡分流工作指導手冊,并將繁簡分流的成果運用到農民工工資爭議綠色通道的構建當中,制定蘇州市農民工勞動爭議案件綠色通道工作規則,不斷提升案件處理質效。
在窗口收案環節,市本級仲裁院上線繁簡分流仲裁申請單機版小程序,通過分解要素、細化訴求,將申請人的請求事項以最基礎的要素形式進行展現,根據申請人在窗口電腦上勾選的內容,當場生成仲裁申請書和要素表等立案材料,幫助當事人理清思路,提升當事人的立案體驗。對于當事人同意案前調解的案件,交由立案庭安排專人開展調解,在調解過程中注重收集雙方填寫的要素表,固定要素內容,為下一步審理流程的簡化打下基礎。
在立案受理環節,根據雙方確認的要素表并結合案由、標的等因素,對案件進行甄別,繁簡分流,快慢分道。對于甄別后屬于簡易處理的案件,在庭審環節,對被申請人同意放棄答辯期舉證期的案件盡快安排開庭,開展要素式庭審,對無爭議要素進行確認,對有爭議要素展開調查,提高庭審效率。
在裁決環節,簡化裁決文書,對爭議不大或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明確的爭議點不再展開說理。對于工傷待遇、農民工工資爭議等簡易處理案件進行速裁,積極探索當庭裁決、適用表格式裁決書等多種模式,縮短案件辦理周期,提高當事人的維權效率。部分試點仲裁院還成立了勞動人事爭議速裁庭,保證速裁案件專人專辦、快調快裁。
截至2021年底,試點地區共采用要素式審理案件1212件,平均結案周期為26天,案件辦理效率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