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連續下跌后,全球股市終于迎來反彈。隔夜歐美股市大幅反彈,歐股創兩年最大漲幅,標普500指數創近21個月最大單日漲幅。亞太股市10日也迎來上漲。其中,日經指數上漲近4%,韓國綜合指數漲超2%,滬指上漲1.22%逼近3300點,恒生指數上漲1.27%。
截至9日收盤,道瓊斯指數報33286.25點,漲幅2.00%;納斯達克報13255.55點,漲幅為3.59%;標普500報4277.88點,漲幅為2.57%。歐洲股市漲幅更大。其中,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報收于7190.72點,漲幅為3.25%;法國巴黎股市CAC40指數報收于6387.83點,漲幅為7.13%;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報收于13847.93點,漲幅為7.92%。
10日,A股迎來反彈,三大股指集體高開,滬指一度漲超2%,深成指和創業板指一度漲逾3%。截至收盤,滬指上漲1.22%報3296.09點;深成指上漲2.18%報12370.95點;創業板指漲2.67%報2635.19點。兩市成交連續6個交易日超過萬億元。
從盤面來看,兩市近3600股上漲,漲停及漲幅超過10%的個股逾百家。從行業來看,化纖、日用化工、醫藥、電氣設備等板塊漲幅靠前,僅酒店餐飲、石油、煤炭等少數板塊下跌。
由于俄烏局勢緩和,國際油價和金價9日大幅回落。其中紐約原油期貨價格跌幅12.12%,收于每桶108.70美元。此外,歐洲天然氣大跌,英國天然氣期貨重挫逾三成。國際金價方面,紐約期金收于每盎司1988.2美元,跌幅為2.7%。
消息方面,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烏外長均已抵達土耳其,將參加土俄烏三方會談。
對于全球股市,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漢鋒認為,地緣局勢特別是能源制裁的動向依然是短期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此前商品價格大漲加重了市場對于通脹甚至滯脹的擔憂情緒,市場的交易邏輯也因此發生變化,導致全球市場普跌,避險和抗通脹資產上漲。
對于A股后市,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A股市場這一輪的下跌,實際上更多的是反映了情緒面的恐慌,并不是基本面的惡化。消費和新能源是經濟轉型最受益的兩大方向,投資者可重點關注。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指出,每次短期市場恐慌時,都應該立足中長期逢低配置中國的優質資產,注重估值和業績之間的性價比、預期差。
國海證券分析師胡國鵬則認為,目前市場避險情緒有所緩和,但持續性的反彈需要上游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明顯回落,進一步緩解滯脹擔憂。(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