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2022年西安全市商務工作會議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過去一年,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交織的嚴峻考驗,西安全市商務系統圍繞“辦全運、穩增長、防疫情”三件大事,攻堅克難、奮發作為,實現推進消費市場恢復發展,對外貿易高速發展,自貿試驗區加快發展,商務為民成效明顯。
激勵!2021年,西安市貨物進出口總值實現4399.96億元,同比增長26.5%。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經貿局勢,西安全力穩住了外貿“基本盤”,并與上海浦東新區、江蘇蘇州等地共同入選商務部推動外貿穩定和創新發展成效明顯激勵支持名單。
標桿!2021年,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強化制度創新,不斷擴大改革覆蓋范圍,新增創新案例117項,其中,7項創新成果全國復制推廣,28項全省復制推廣,跨境貿易指標榮獲全國營商環境評價標桿。
便利化!過去一年,在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國際鐵路聯運提單融資新模式”賦予鐵路提單物權屬性,企業憑一張提單即可獲得信用貸款;航空口岸機坪“直提直裝”改革,實現進出口貨物“零延時”運輸,使企業貨物通關時間縮短近兩倍……西安海運、陸運、空運進出口通關時間比2017年分別壓縮72%、75%、61%。
首發!2021年2月西安全國首發跨境電商專列,吹響中歐班列跨境電商集結中心建設號角,全年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98.53億元,同比增長46.32%。
“一園三區”!2021年9月西安高新區、經開區、國際港務區以“一園三區”模式成功獲批首批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意味著西安承接加工貿易產業進入新階段。2021年,西安加工貿易進出口實現2522.1億元,同比增長20.4%。
開放通道、開放平臺建設升級,主體活力同步增強,2021年西安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增長41.8%,占比達三成;出口質量持續提升,全年實現機電產品出口額占全市出口總值的93.1%,有效帶動了工業35個大類行業中的20個行業產值增長;創新活力持續迸發,19家企業設立的63個海外倉已覆蓋24個主要市場國家或地區,全年二手車累計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06.33%。
2021年,西安服務貿易完成額11.67億美元,同比增長88.6%。隨著自貿試驗區創新改革的不斷深化,西安服務貿易涌現出許多新模式:全球技術服務平臺形成產、學、研、用的技術轉化全產業鏈,有效推動技術出海;文化貿易出口服務平臺為文化企業提供法務、營銷、專利等一站式服務;國際化多元化法律綜合服務體系,讓企業國際商事爭議“家門口”就可解決……
落實跨周期調節政策措施,持續推進外貿總量和主體雙提升,培育外經貿競爭新優勢……2022年,西安將著力促進外經貿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西安將以RCEP協定生效為契機,廣泛宣傳培訓,支持企業搶抓機遇,擴大西安優勢產品、技術和服務出口,引進先進技術、重要裝備和關鍵零部件,加快構建面向協定國的貿易網絡;另一方面著重支持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加工貿易產業園、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省級以上經開區等重要載體,加強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建設,加快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打造外向型產業聚集區。
在深入推進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方面,西安將全面落實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充分發揮文化、中醫藥服務、人力資源和地理信息等特色服務出口基地作用,促進服務貿易擴大規模提質增效。
在鞏固提升龍頭企業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方面,西安將扎實做好境外經貿企業安全風險防控工作,支持愛菊哈薩克斯坦北哈州農業合作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支持陜重汽、西安隆基、陜鼓集團、法士特等本土優勢企業“走出去”。
西安還將加大制度創新和復制推廣力度,促進自貿試驗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對標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等國際經貿規則,探索形成更多制度創新成果;發揮貿易通道平臺等綜合優勢,探索打造“絲路自貿區”;加快創新要素集聚、科技成果轉化、產業鏈創新鏈融合,構建“科創自貿區”;加快會展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會展+”,探索會展產業鏈發展新模式,做強“會展自貿區”。(王嘉楠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