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穩就業壓力增大 服務外包如何成為實力擔當?

2021-03-11 09:29:21 來源:國際商報

作為“六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穩就業備受關注。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15%。在此基礎上,報告提出了今年的就業預期目標: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

這一目標與去年的計劃持平,但疊加疫情干擾、經濟增速放緩因素,2022年“穩就業”任重道遠。

業內專家表示,作為就業和吸納高端人才的“蓄水池”,服務外包行業應勇挑重擔,成為穩就業的實力擔當,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貢獻力量。

穩就業壓力增大

2022年的就業形勢怎么樣?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了研判:消費和投資恢復遲緩,穩出口難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應仍然偏緊,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穩就業任務更加艱巨。

對此,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偉認為,穩就業壓力主要來源于四個方面: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影響,世界經濟下行導致國際社會需求下降,我國出口企業將在吸納就業方面受到較大負面影響;二是我國今年將有超過1000萬大學畢業生,高端就業人數的增長將導致我國面臨較大的結構性失業風險;三是數字化、智能化已經成為全球發展趨勢,其在帶來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將導致替代性失業風險上升;四是根據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新常態下經濟增速回落或導致對就業的拉動作用下降。

北京市海淀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企業協會理事長鐘明博也有同感,他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最大壓力來自于消費疲軟和未來預期,這種情況下穩就業的重要性,第一體現在改善心理預期,提振信心。就業穩,民心就穩,人民群眾對未來就更有信心,企業就更愿意投資。第二體現在拉動消費,就業穩,收入才穩,人民群眾才有可能放心地花錢消費。”

面對壓力,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在兩方面繼續發力,以推動實現今年就業目標:一是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注重通過穩市場主體來穩就業,重視財稅、金融等政策對市場主體的支持作用,清理和取消各類對吸收就業的不合理的市場主體管理政策,激勵各地各級政府都要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二是落實落細各項穩就業舉措,延續執行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等階段性穩就業政策;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和就業保障,促進農民工就業,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強雙創平臺服務能力;完善靈活就業社會保障政策,開展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急需人才,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

服務外包勇挑重擔

“服務外包作為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近年來除在服務出口方面表現亮眼外,在拉動就業,特別是高質量就業方面也一直成績斐然。”鄭偉說。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累計吸納從業人員1395萬人,同比增長8%,其中大學及以上學歷898萬人,占64.3%。2021年全年,服務外包產業新增從業人員104萬人,其中大學及以上學歷78萬人,占74.9%。

談及服務外包吸納就業人才這一點,身為一名服務外包行業“老兵”的鐘明博向記者娓娓道來:自本世紀初,服務外包行業興起以來,由于其綠色低碳、環境友好,不占用土地資源和消耗其它資源等突出優點,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從2006年商務部牽頭實施千百十工程,倡導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到2021年年底,從業人員由6萬人增加到1300萬人,新增從業人員基本上都是應屆大學及職業學院畢業生。同時,在這15年間,中國的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金融、通信、能源行業的信息化、數字化發展取得長足進步,都離不開服務外包行業的人才輸送。

“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2021年,在服務外包行業受職業訓練后轉行進入互聯網、金融、通信等行業的技術人員不低于1000萬人,為中國經濟騰飛、中國社會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吸納并培育了大量骨干技術人員。”鐘明博列出了這組數據。

那么,在2022年穩就業壓力下,服務外包行業應如何擔當?鄭偉表示,2022年,在國際國內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在穩就業方面壓力較大,服務外包企業應繼續在吸納就業方面勇挑重擔,作出更大貢獻。

鄭偉建議,一是用好國家對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在人才培訓和職工教育方面的優惠政策,助力員工拓展職業技能,提升企業引才吸引力;二是加強校企對接,做好推廣宣傳,讓更多高校畢業生了解并融入服務外包產業;三是利用“一帶一路”、RCEP等帶來的發展機遇,推動企業做大做強,承接更多離岸業務,提升人才吸納能力;四是加快服務外包轉型升級,鼓勵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拓寬吸納就業“蓄水池”;五是引導服務外包梯度轉移。一方面,引導ITO等傳統服務外包業務向中西部轉移,充分發揮傳統業務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特點,提升當地就業水平。另一方面,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BPO、KPO業務,吸納更多高端人才就業。

“今年服務外包行業的外部環境非常好,疫情背景下數字經濟逆勢而行、蓬勃發展,從而釋放出越來越多的外包需求,服務外包行業普遍呈現用人需求增加的現象。與此同時,很多企業也出現了招聘難現象。因此,今年應著力解決供需脫鉤問題。”鐘明博建議,在用人端,企業應加大人員培訓投入力度,改善業務形態和管理流程,大力發展自主平臺,從而降低應屆畢業生進入行業的技術門檻;在供給端,各院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就業引導,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提倡奮斗精神;在政府側,應持續給企業減負,對于技術密集型與勞動密集型共存的服務外包行業來說,相比減稅,減輕社保負擔更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本報記者 孟妮)

關鍵詞: 穩就業壓力增大 服務外包 實力擔當 新增就業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