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圈”建設提速
●產業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1%,制造業增長9.6%,現代服務業增長9%,工業投資增長11.9%。成都市場主體總量超過300萬戶、居副省級城市第2位。
●朋友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萬億元,達11336.8億元;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運,中歐班列成都國際鐵路港和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初步實現兩港一體化運營。
●通勤圈:2021年10月26日,成都天府通APP掃碼乘車功能在眉山正式上線運行,成德眉資的市民,可在四市實現公交、地鐵的無縫對接,便捷乘車。
●生活圈:成德眉資四市異地就醫已實現“一站式”直接刷卡結算;四市職工在成都都市圈范圍內異地買房時,可就近向繳存地公積金中心申請公積金貸款……
3月10日,金融投資報記者從四川省統計局獲悉,2021年成都都市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5011.9億元,占全省的比重為46.4%,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比重達33.8%。
2021年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發《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下稱《規劃》)。這是繼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后,國家層面批復的第三個都市圈規劃,也是中西部唯一 一個。
《規劃》明確,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為中心,與聯系緊密的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共同組成。按照《規劃》中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經濟總量將突破3.3萬億元。
從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到2020年7月27日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掛牌,再到2021年末成都都市圈規劃正式出臺,成都都市圈內“四圈”建設正在提速,協作共興的產業圈、開放合作的朋友圈、快捷高效的通勤圈、便利共享的生活圈正在形成。展望未來,成都都市圈將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化都市圈,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省區域協同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成都都市圈極核功能凸顯。2021年,成都都市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GDP) 25011.9 億元,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比重達33.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主干能級持續提升,成都都市圈經濟總量占全省的比重為46.4%,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成都地區生產總值接近2萬億元,占全省比重達37%,比上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
引領帶動作用突出。成都都市圈經濟總量比上年增長8.6%,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個百分點。發展水平實現新突破,人均GDP邁上8萬元臺階、達1.3萬美元,高于全國和全省,達到全球中等收入地區水平。
產業圈 協作共興
《規劃》提出,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經濟總量突破3.3萬億元。如何實現目標?產業協作共興是關鍵。
成都都市圈依托“三區三帶”,加強產業分工協作,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整合構建電子信息、醫藥健康等跨區域產業生態圈和重點產業鏈,現代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2021年成都都市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1%,增速比全省高 1.3 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5495.2億元,增長9.6%,增速比全省高0.3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22%,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成都都市圈服務 業 增 加 值 15487.9 億 元 , 增 長9%,增速比全省高0.1個百分點,占全省的比重達54.8%,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產業發展后勁足,成都都市圈工業投資增長11.9%,增速比全省高2.2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0.5%,技改投資增長20%,分別比全省高1.6個、2.5個百分點。實體經濟支撐強勁,本土世界500強企業實現零的突破,成都市場主體總量超過300萬戶、居副省級城市第2位。
朋友圈 開放合作
成都都市圈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交匯點,如何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與更多的朋友共謀合作,共話未來?
一方面,成都都市圈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力推動消費模式、消費業態、消費場景升級,實現消費能級與品質雙提升。2021年,成都都市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萬億元,達11336.8億元,占全省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比重分別為47%、32.8%。
另一方面,成都都市圈加快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著力提升開放合作水平。2021年,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運,成都成為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居全國第2位;中歐班列成都國際鐵路港和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初步實現兩港一體化運營,境外城市站點增加10個、達68 個;成都都市圈外貿依存度達33.9%,比全省高16.2個百分點。
通勤圈 快捷高效
2021年10月26日,成都天府通APP掃碼乘車功能在眉山正式上線運行。此次上線也意味著成德眉資的市民,可在四市實現公交、地鐵的無縫對接,便捷乘車。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并列為未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4個極”,并指出要加強4極之間的聯系,建設綜合性、多通道、立體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交通主軸。成都都市圈著力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已基本形成高鐵半小時、高速一小時通勤圈。高效率交通網絡密度不斷提高,成都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城際斷頭路打通項目加快啟動實施。堅持推進動車公交化,都市圈日開行動車達120對,平均最短運行時間23分鐘。交通服務同城持續深化,穩定開行10條跨市公交,天府通在都市圈實現一卡通刷、一碼通乘、優惠共享。
生活圈 便利共享
真正無差別的同城生活,關乎教育、醫療、營商環境等方方面面。目前,成德眉資四市異地就醫已實現“一站式”直接刷卡結算;四市職工在成都都市圈范圍內異地買房時,可就近向繳存地公積金中心申請公積金貸款……
成都都市圈正在協同推進優質公共服務便利共享,聯合實施同城便捷生活十大行動,不斷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
在教育方面,統籌教育資源跨市配置,推動“教育+互聯網”發展,成都優質網教資源覆蓋德眉資學校近150所。在醫療方面,跨地區、跨機構就醫實現“一碼通”,加速推進醫聯體建設及醫療資源共享。在社會保障方面,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服務網絡不斷擴大,在全國率先實現職工醫保參保關系異地轉移“一站式”通辦,首創都市圈住房公積金同城化貸款異地使用政策。在文化體育方面,聯合打造三星堆、大熊貓等天府文化名片,實現圖書館文獻通借通還,加強體育賽事和戶外運動資源統一規劃開發。在政務服務方面,共同發布都市圈營商環境宣言,10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同城無差別受理。(本報記者 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