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清明時節,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無論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清明祭祖的習俗。對于香港人來說,清明節是四月的第一個公眾假期,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的這一天,香港人都會奉祭先祖、寄托思念、酬神祈福。
【同期】東華三院助理高級公共服務經理 梁中杰
春秋二祭,即清明節和重陽節去祭祖,其實是香港民眾一個很常見,而且歷史悠久的一個習俗。現在在香港其實清明節和重陽節如果不是疫情的關系,我們在廟宇或者一些宗教場所,又或者一些公墓或者骨灰龕其實都是人頭涌涌,因為大家都會在這個時間去表達對先人的一些孝念和思念。
【解說】受香港第五波疫情影響,位于上環的文武廟作為宗教場所也須在清明期間關閉。由于廟中供奉不少先祖牌位,因此文武廟也在清明期間推出代客祭祖服務。
【同期】東華三院助理高級公共服務經理 梁中杰
所有市民或者善信只要在(網絡)平臺上,選擇一個代客祭祖的服務,然后在這個服務當中,輸入一些他們需要的資料,包括子孫的名稱、先人的名稱,以及他想對先人留下什么話,完成付款手續之后,我們的同事就會在我們系統,就會見到他的訂單。之后這些同事就會在三個工作日之內,就會幫這位市民去完成這個代客祭祖的服務。
【解說】在接到市民的訂單后,工作人員會在廟宇中幫助客人完成祭祖儀式。
【同期】東華三院助理高級公共服務經理 梁中杰
先會向地藏王菩薩上香,第二炷香我們就會代表這位市民向他的祖先上香,然后我們就會做一些簡單的清潔,然后我們就會有一些敬茶、敬酒的儀式,最后就會獻一些薄箔衣紙和衣包,最后就會幫市民說出想向先人稟告的話。然后最后有一個三鞠躬的禮儀,這樣我們就完成整個代客祭祖的儀式了。
【解說】蒼翠掩映,位于香港西環的東華義莊時至今日已有百余年歷史。上世紀,這里既是香港貧困人口棺槨的暫時安放之所,也為漂泊海外的華僑華人提供原籍安葬服務。如今,這里已成為香港人寄放先人靈柩骨殖的地方,每到清明就有民眾來此祭掃。疫情之下,義莊也推出一系列防疫措施。
【同期】東華三院助理高級公共服務經理 梁中杰
現在香港就有一個二人限聚令,所以其實進入義莊要拜祭其實都要遵守二人限聚令的社交距離限制。在我們義莊范圍里面一定要佩戴口罩,并且在入場的時候需要做一個安心出行的登記。另外就是我們會呼吁所有善信或者市民來拜祭的時候,都先同我們做一個預約登記。
【同期】東華義莊行政文員 湯志德
清明重陽的日子,前三后三,如果你拜祭的話,就需要登錄我們的網頁,然后就看到我們有一條鏈接,進入之后就可以預約拜祭。你進入之后,就主要填寫拜祭的日期、時間、先人姓名和龕位的位置,就可以做一個預約。申請預約大概一到兩天,我們就會有一個回復給這個客人,證明這個時段你們可以過來義莊拜祭。
【解說】疫情之下,“云祭掃”也在各地蔚然成風。為減少疫情感染風險,鼓勵綠色殯葬,據悉,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設立了“無盡思念”網站及流動應用程序,供市民隨時隨地網上追思悼念逝去的親友,度過安心健康的清明節。
記者 范思憶 梁源 香港報道
關鍵詞: 東華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