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4月2日電 題:在英國,周圍的人都 “躺平” 了!我該怎么辦?
當前,奧密克戎毒株多個亞型正在加速傳播,全球正面臨新一輪疫情高峰的威脅。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日前證實,新冠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新變體XE導致的感染病例不斷增加,英國境內已確認637例XE感染病例。
在當前形勢下,英國政府近期逐漸解除了本國的各項防控措施。這對于身在當地求學的中國留學生有哪些影響?讓我們來聽聽目前就讀于英國拉夫堡大學的周瑟夫同學怎么說。
以下是小僑和周瑟夫的對話:
Q:據你觀察,英國當地的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做得如何?
英國當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打個比方,就像是方便面外包裝展現的食品一樣,不能說它沒有,但絕對沒有宣傳效果那么到位。英國的官方,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很早就推出了用于疫情監控的手機應用,當你距離密切感染者很近的時候,這個應用會向你發出警告。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這個應用好像是沒什么用,有一天晚上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吃飯的時候,其中一個同學的APP發出了警報,但我們之中沒有一個人是密接。
至于公共場所,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相關措施了。比如,當地的餐館、酒吧或者一些其他的密集型室內公共場所,會要求進入者掃描一個NHS的二維碼,用于登記來訪者的詳細信息。自從政府取消相關防疫措施以來,這些舉措基本上已經完全不復存在了。至于學校方面,像圖書館之類的場所在進入前需要保證進入者有七天內陰性證明,但進入后很少有同學佩戴口罩。
除此以外,NHS會發放免費的檢測包,檢測流程和平常的核酸檢測差不多,用鼻拭子或者咽拭子的方法,將檢測后的試液滴入檢測劑上,如果顯示一道杠就是陰性。目前,這種檢測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措施。
Q:當地人對疫情防控持怎樣的態度,人們日常如何防疫?
至于當地人對于防控疫情的態度,只能說這個基本靠自律,也可以理解為“躺平”。無論是室內外的公共場所,現在很少能看到有戴著口罩的人。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比如我之前在倫敦應聘的時候,所有的工作人員基本都戴著口罩,但只有和應聘人對話時才會戴上,這樣的防控措施我個人認為很難起到防控的效果。
Q:你日常如何防控?有沒有好的防疫心得分享?
就我我個人而言,我出門時是一定會做一些防護措施的,主要是戴口罩。我在室外的公共場所,比如說大街上,如果人員不是十分密集,比較空曠,我也會偶爾摘一下口罩透口氣,畢竟已經打過了加強針,還是有一定防護效果的。但是在與陌生人交談或者室內公共場所的時候我一直是佩戴口罩的,并且消毒。
當然我也不建議過于極端的防疫方式。比如說我有一個同學,她除了在自己房間,其他地方永遠是佩戴口罩的,每天她在室外用過的物品回家進門前都會進行徹底的消毒,她的消毒液包括但不限于市面上的消毒液、消毒劑,以及高濃度酒精,連在家里洗手都一定用洗手液,因為據她說洗手液的消毒效果要強于肥皂。不光如此,她甚至在家里買了兩臺消毒用的紫光燈!到現在為止,我都不清楚她長什么樣子,因為我從來沒見到在什么時候她摘下過口罩。
這種防疫措施當然也不太提倡,但我還是希望在外留學的同學們,勤洗手,定期檢測,每天佩戴口罩,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健康是很重要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Q:一邊是確診數不斷上漲,一邊是疫情防控逐漸放松,留學生如何看待這種防控策略?
在英國這邊政府取消相關防疫措施并開放后,其實我是比較擔心的,因為在英國還沒有能完全控制疫情的情況下,特別是現在新冠病毒還在不斷的變異,像德爾塔、奧密克戎,據說還有德爾密克戎,現在開放我認為不是個合適的時機。
據我了解,目前英國各地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都出現了反彈態勢,大約每25人中就有1人被感染。之前在沒有開放的時候,在我身邊,跟我關系很近的五個同學被先后確診了新冠,其中兩個還是我鄰居。這還只是我知道的,我不知道的那就不清楚還有多少了。這只是拉夫堡這樣一個人口只有八萬人左右的地區,相對來說還比較容易管控,就更不用說全英國范圍內的六七千萬人了。
Q:疫情對你的個人留學生活有哪些影響?
有一說一,這年頭留學生是真的挺難的,前段時間家里的親戚還問我為什么不回家看看,我已經有兩年沒回過家了。不是不想家,是回去一次真的很麻煩。
特別是最近部分中英直飛航班被取消,以及回國核酸檢測被調整為12小時之后。我十分理解政府為了保證國內治理疫情的合理舉措,但身為一個留學生來說,我們的生活成本真的是大大增加,光是做一次那種當日核酸的費用,就相當于我兩三個月的伙食費。而且現在好多機票直接漲到近十萬元人民幣,回一次國的費用都夠我在英國這邊過一年了。
像我這樣的留學生在英國還有很多,真的比較羨慕那些很早回國的同學。希望疫情能早日過去,人們的生活重回正軌。(稿件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ID:qiaowangzhongguo;作者:王超)
關鍵詞: 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