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佛山3月29日電 (記者 程景偉)繼佛山桑園圍入選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之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3月29日發布桑園圍水脈規劃,致力于將桑園圍打造成為“世界級生態水脈、國家級文化公園”。
佛山桑園圍始建于宋,興盛于清,因圍墾灌溉而“生”,因合圍防洪而“盛”,逐步形成中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不僅孕育出聞名遐邇的桑基魚塘,催生珠三角蠶桑經濟,還開啟了中國工業文明,成為通達內地連接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
歷經近千年風雨洗禮,佛山桑園圍至今仍保障當地的灌溉供水和防洪排澇安全,默默守護一方百姓。去年,佛山桑園圍入選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成為中國首個以基圍水利為主體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佛山桑園圍位于佛山市南海區和順德區境內,其中核心區域在南海區西樵鎮。佛山市南海區此次發布桑園圍水脈規劃,將整合聯動南海區內西樵、九江、丹灶三鎮資源,聯動發展、保育自然生態、振興嶺南文化、全域鄉村振興,讓世界遺產煥發時代生機。
佛山市南海區發布桑園圍水脈規劃 佛山南海區委宣傳部 供圖佛山市南海區發布的桑園圍水脈規劃,主要涉及南海區境內水脈58公里,規劃面積16.29平方公里,將以“國際文旅度假勝地”為定位,打造8個全生態生境公園,8個鄉村振興精品示范村,11個主題文旅場景、4段特色水上體驗項目以及一套游徑體系。
按照規劃,佛山南海區桑園圍水脈分為樵湖段、銀河段、官山段、河清段、儒林段5個河段,并將在不同的河段上設置文旅場景。其中,核心文旅場景取名“文明燈塔”,選址南海西樵山和聽音湖。
當天,作為桑園圍水脈規劃的重要文旅項目之一,“藝術在樵山2022-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正式啟動。此外,12個文旅項目現場簽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