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貝魯特3月23日電 通訊:再聚首,創未來——黎巴嫩孔子學院舉辦線下活動慶祝成立15周年
新華社記者劉宗亞
“我發現中文是一門很有意思的語言,尤其是漢字,好像每一個漢字后面都隱藏著一個不同的故事。”16歲的法蒂瑪在黎巴嫩圣約瑟夫大學孔子學院22日晚舉辦的線下活動中分享了她學習中文的樂趣。
法蒂瑪學習中文的主要目的是去中國上大學。她說,在追逐夢想的旅程中,她愛上了這門語言,也愛上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向往去中國學習生活。
新冠疫情暴發后,圣約瑟夫大學孔子學院改為線上教學。近期黎巴嫩疫情好轉,孔子學院舉辦了這次主題為“再聚首,創未來”的線下活動暨成立15周年慶祝活動。活動中,多位學員分享了學習中文的歷程和感受,有學員演唱了中文歌曲,中方老師展示了中國的茶道、書法和剪紙等。
中國駐黎巴嫩大使錢敏堅、圣約瑟夫大學校長達卡什、孔子學院黎方院長拉圖夫、學生代表、當地華僑華人和友好人士100多人參加了活動。
拉圖夫說,疫情肆虐,但是中文教學通過網上授課一直沒有中斷。經過兩年漫長的等待,終于迎來這次特殊的重逢相聚。隨著疫情趨緩,孔院將逐步恢復一系列線下活動,年內還將啟動大學中文翻譯學歷新項目。
達卡什強調,該校將與沈陽師范大學繼續緊密合作,堅定履行孔院的兩項使命:成為黎巴嫩人學習中文的中心、成為黎中文化交流的中心。
錢敏堅在致辭中說,圣約瑟夫大學孔子學院在推廣中文教學、促進中國文化傳播和中黎青年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推動雙邊人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互相了解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張立英介紹,15年來,孔院的注冊學員累計超過4500人,舉辦的各類文化活動百余場,累計受眾人數達萬余人。
圣約瑟夫大學孔子學院由圣約瑟夫大學與沈陽師范大學2006年11月聯合創辦,2007年2月正式揭牌運營。